第 73 章(1 / 2)

曹操:?

怎麼就手把手廢立皇帝了?他隻不過是認真剖析了—下伊尹霍光的成功案例,勸告對麵事不可為而已!

這怎麼能叫在教導呢?不信謠不傳謠!

【之後金城叛亂,天下騷動,於是靈帝又把想要躲避風波的曹操拎了出來,把他任命為西園八校尉之一的典軍校尉,掌近衛禁軍,單純從位置上來看,都能說一句心腹級彆。

對了,這裡講個好笑的題外話。西園八校尉除了名譽老大“無上將軍”靈帝,真正的實權上司其實是蹇碩。

對,就是之前曹操把他叔父做了殺雞儆猴,得罪狠了的那個宦官。

仇人相見本該分外眼紅,現在卻成了快抬頭不見低頭見,日日朝夕相對給皇帝打工的同事了。

笑死!】

你讓宦官掌兵權?!

劉秀一瞬間心律不齊,有些語塞地扶住了自己的額角。

希望是從這位靈帝手上才開始的操作吧,如果前麵桓帝都這麼乾,他甚至都要去理解為什麼那梁冀要和士人攪和在—起,迫不及待地想要對宦官勢力趕儘殺絕了。

——你把軍功集團的臉麵放在哪裡呢?

曹操的臉色倒是很平靜,慢悠悠地從因著幾年的刀光劍影征戰殺伐而顯得格外漫長的過往中,扒拉出來當時的場景。

蹇碩確實後來沒再為難他。他漫不經心地想著。

但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後世人這話說得倒有點過了。

他殺了蹇碩的叔父,蹇碩也乾脆地報複了回來。這賬當然不能就這樣算清,可是在皇帝的敕令麵前,天大的恩怨都得消磨乾淨。

因為蹇碩的全部都依賴著皇帝,而皇帝當時需要曹操,所以他也得跟著笑麵相迎,對著他說上一句,典軍校尉忠心體國。

這就是皇權的威力。

【靈帝之後沒多久就死了,隨後就發生了我們所熟知的迎董卓入京欲誅宦官的事情。

這件事主導的人是何進和袁紹,《魏書》中對於曹操態度的記載是“聞而笑曰”,然後寫了—段我早就知道你們要失敗的分析。

……怎麼說呢,這就是我前麵吐槽的,史家為了凹曹操魏武太/祖的形象,用力過猛反而導致邏輯不通怪裡怪氣的地方。】

“等等,怎麼是武帝?!”

原本還有點從容不迫的曹操聽得—愣,隨後滿頭的問號生了出來,回神過後隻覺得牙根—陣癢癢。

為什麼不是文?為什麼不是文!

心裡勉強保留了最後一絲對漢室的尊重,決意“吾為周文王矣”的曹操,突然有種想去打兒子的衝動了。

一一這諡號肯定兒子給他上的啊,不給他文,諡號武是幾個意思?你小子是不是偷偷留下來自己用了!

無意間一語道破天機的魏武皇帝,咬牙切齒地盤算著接下來幾天該怎麼磨礪一下膝下幾個未來可能哄堂大孝的小兔崽子。

特彆是曹

子桓那小子。

【類似的筆法其實還有很多,這裡我們就用這一處作為例子分析—下,也算是稍微分析一下,曹老板在本紀中的形象為什麼始終有種割裂與極大反轉感。

他有沒有可能早早地發現事不可為,覺得袁紹何進此舉必敗呢?我個人是認可這一點,覺得不是史書給他貼金用的。

他作為政治家的敏銳與謀斷接近天成,前麵幾次想要家裡蹲摸魚,本質上也是看清了時局的混亂,不願意隨便摻和進去,這時早早發現事情的紕漏並不算奇怪。

再加上由於出身,他本來對於宦官的惡感也沒有外戚和士人集團那麼極端,在沒有過多私人感情的影響下,旁觀者清也很自然。

但笑這個神態,很明顯就是史書加筆,是為了表現,啊我們太/祖就是這麼一個敏銳從容,運籌帷幄,萬事萬物都在他的預料之中的雲淡風輕裝逼犯!

然後同時也就會顯得曹操對漢朝沒什麼感情:遇見這種明顯要翻車的事情竟然還能旁觀笑話?你果然早就有謀反之意!

《魏書》:啊對對對,我們太/祖就是早就心有鴻鵠之誌怎麼了,我覺得這樣很帥啊!

於是在之後更是起勁加上—筆,說曹操不願跟著董卓,隻是因為知道董卓注定會失敗。

什麼漢室啊,忠心啊?彆來沾邊我們大魏太/祖哦!

太/祖他就是—代野心梟雄!

——早年的曹操聽了估計想報警(如果那時有的話),表示我怎麼可能這樣你彆胡說。】

劉備倒是悠悠然開口:“後世人,也彆對曹孟德他太有信心嘛。”

“說不定他確實當時就是笑著的呢?以為事情後果沒那麼嚴重,所以樂得看自己的政敵笑話。”

隻是對於後半與董卓相關的發言,他卻也不做反駁。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