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6 章(1 / 2)

【後來再翻翻史料,其實《後漢書》和《資治通鑒》也有關於曹嵩之死的論述。

範曄是南北朝時期的人,離得還比較近,他的資料還是尚且可以采信的。但後麵司馬光都到北宋時期,隔太遠了,並且是知名的作者輸出個人觀點極其嚴重,與其說正經記史不如說儒學理論作品的存在,個人就不考慮其中觀點如何了。

於是把範曄的說法再總結提溜上來,他在《陶謙傳》中說是被其部下所殺,和吳書的記載相類似,但在《應劭傳》以及《曹騰傳》中都堅持稱為陶謙所殺,與世語相同。

這下真相就很有意思,並且能夠梳理出一條大致完整的線來了:

曹嵩應該真的是被陶謙授意殺害的。】

曹操輕聲嗤笑:可不是嘛,所以說江對麵孫家那小子心裡的彎彎繞繞多著呢。

大家都是玩權術的好手,順手高級抹黑一把對手,這有什麼艱難的地方嗎?

【陶謙點背被部下賣了,結果還要自己背黑鍋這個說法,最大的疏漏在哪裡呢?

不在陶謙和曹操打了那麼久,怎麼就突然服氣向曹老板低頭,而在於曹老板怎麼可能完全放過真正的殺父仇人張闓,想要向曹老板低頭的陶謙,怎麼可能也完全沒有任何的表示。

是,曹操確實可能有借著複父仇的借口,好師出有名一舉吞並徐州的打算——但是這並不能代表,張闓作為直接對他爹下殺手的那個人可以被輕飄飄放過了。

這甚至無關曹操和他爹的真實父子情有多深,而是時代的因素會逼迫他哪怕不擇手段也要為自己的生父複仇,不能在自己有權有勢的時候放任仇人跑到淮南就不管不顧。】

“那不是當然的嗎?”

孫權聽前麵簡短概括的時候還沒什麼萬全的把握,此刻聽見跑到淮南之後就沒後續了,卻可以篤定這是他家臣子在暗戳戳使得壞了。

一點心虛都沒有的吳主咂了咂嘴,隻感覺這未來的黃門侍郎手腕當時還是有點嫩,估計寫這一段的時候年紀不太大吧。

這種說法也就是估計後世人觀念不太一樣可能會被蒙騙住了,放在當今那是壓根騙不到一個人啊!

畢竟要是放在現在,誰家當兒子的敢不給親爹報仇?那可是哪怕仇人地位再卑微都不可以放過對麵,哪怕自己再弱小都不可以有所退縮。

要不然他們兄弟兩,為什麼要一直堅定不移地反反複複打黃祖?哪怕內部不算很穩定很鞏固但哪怕不惜惹上劉表也要討伐他?

就連赤壁之時,他為了大局和劉表的長子劉琦,以及當時為劉表接納收容的劉備握手言和、冰釋前嫌,那也是建立在仇人黃祖已經先被他殺了的基礎之上。

不都是因為黃祖殺了他們親爹嗎!

【因為東漢是一個什麼樣的朝代呢?

——孝行大過天,多年察舉製孝廉的標準,讓孝的觀念已經深刻進世人骨髓之中的年代。

東漢的士人們,為了能夠出人頭地

往往會為了追求清流虛名,

“務於絕出流輩,以成卓特之行”,守孝三年基本上都不能滿足他們的追求,為置辦喪禮傾家蕩產自己乾脆住進家族墓地裡也不是沒有狠人乾出來過。

這種誇張的風氣甚至不止於為求出仕的下層士人——連袁紹當初守孝都守了六年——而是普及到了社會全部的階層,已然成為一種共識。】

劉徹&劉秀:……

什麼玩意,你們後來怎麼就發展成這種風氣了?

光武皇帝一時無言以對,懷疑自己因為王莽篡漢的前車之鑒,大力支持儒術進一步發展,希望強化臣下忠孝觀念的舉措是不是有點偏差。

怎麼一個個的,忠君沒看見多少,全都花式表演誇張“孝心”去了?

並且又不是隻有舉孝廉這一條路啊,秀才呢?秀才不是給你們好好展現自己的才學用的嗎?結果一個個在這都投機取巧,不去鑽研學術,想著鼓吹孝心名聲就能做官了是吧!

比起時代更後麵的劉秀,劉徹揣度的方向倒是另一個方麵。

“所以我未來果然把舉賢良方正固化成製度了?”若有所思著看著察舉製,劉徹心中本來還有點模糊的影子進一步清晰起來。但是想到那東漢的風氣,又忍不住有點神情詭異。

他們怎麼誇張版表現孝心,當然實際上不關孝武皇帝本人的事情,甚至稱得上是對他利益相誘政策的積極回應。

但是光顧著追求虛名,怎麼突破常理怎麼來——?

那能乾實事的人才在哪裡,怎麼不去追求自己能力提升了?皇帝陛下未來還能找到很多得力好使的人才乾吏嗎?

稍眯起眼,劉徹提前發現了自己未來政策中,尚且沒有考慮到的漏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