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9 章(2 / 2)

曹操:還行,差不多還能夠再活個十年,也不算太短了。

這一把再好好認真培養一下子桓的話——應該會比原本的未來走上一條更好的路的。

【糧食上漲的原因一般有倆,分彆是對應供給端的糧食不足和對應需求側的貨幣通脹。

而曹丕這一次,倒不是因為我們的葡萄王子那南下親征東吳,都能正好撞上長江結冰的倒黴運氣又發作,遇見了什麼天災,導致穀物的供給量減少。

他隻是和他爹一脈相承玩不轉金融,甚至犯下了他爹沒犯下的新錯誤:

他在恢複五銖錢的時候,沒取消董卓小錢的合法性……】

“原來那長江封凍是那曹子桓時期的。”

孫權可還記得上回天幕說的氣候轉冷時期舉的例子,對上號後每一條,臉上很自然地露出一個帶著點戲謔的笑來。

對麵都親征南下了,還指望他還以什麼好顏色?禮貌性地心裡偷笑一下已經很給麵子了。

周瑜倒在乎的不是這個,對著最後半句話有些遲疑:“他,難道是以為,先前曹孟德下令罷免過惡錢,於是不必再重複一遍嗎?”

這樣的思想也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但是連成邏輯之後,再結合曹丕最終失敗的下場,卻有種“怎會如此”的稀奇的荒謬感。

【大量惡錢和恢複流通的五銖錢一起湧入市場,並成功因此造成了嚴重的短時間內近乎失控的通貨膨脹,導致穀物價格飆升,最終不得不宣布放棄,讓百姓們以穀帛為市。

請注意這一點,在黃初年間的曹魏,正式從法理上確定了物物交換的原則,放棄了象征性貨幣而選用了實體貨幣。

哪怕在曹丕的繼任者,魏明帝曹叡繼位之後,經過曹家兩代人恢複經濟的努力,曹魏政府終

於有了足夠的底氣宣布徹底恢複五銖錢,並從此一直延續到晉朝也不曾更改。

可是,由於曹魏五銖錢的質量低下,與南邊主要出土的蜀漢政權的五銖錢相比簡直可以說得上粗製濫造,很大程度上被人懷疑是前朝貨幣的殘留。而曹魏政權本身可能並不曾新鑄幣。這種貨幣的信用力也就值得人懷疑。

所以,即使在官方已經恢複了貨幣流通的時期,曹魏內部依舊保持了長久的以布帛穀物等實物代替貨幣的風氣。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蜀漢政權,諸葛亮的經濟政策之所以可以實施的一個前提。】

劉備的眼神銳利起來,在聽見身邊謀士名字的時候,自然露出了一個欣慰的笑。

他果然沒有看錯人,孔明確實是他足以托付江山幼子的人選。

而被主公誇讚著的謀臣亦是凝眸,原先壓抑的情緒此刻還有著幾分的殘留,但是作為謀士,他確實可以,並且理當做到迅速進入思考的狀態。

這實打實的是一個向未來的自己進行學習的機會。

周瑜帶著幾分可惜地哎了一聲:“我原本聽見那曹子桓都南征了,會先講我們的。”

但是看看彆人家的經驗,不論是好是壞,對他們來說也都是值得品味學習的機會,倒也不算完全的失望。

【蜀漢政權的經濟基礎,實話實說,無論是和北方的曹魏政權還是東邊的孫吳政權都不太一樣。

曹魏政權是很中國傳統風味的農業社會,它在前麵對於貨幣經濟的不夠重視乃至於手足無措固然是它經濟上的不足,但在傳統的小農經濟方麵,它早在建安元年就開始堅持屯田製,並在國家發展早期充分發揮出了巨大的優勢。

它一方麵穩定了原本流離失所的流民,增加了糧食的生產,促進了農業經濟的恢複,而另一方麵保證了軍隊軍糧的供應,提高並保持住了士兵的戰鬥力,體現著一種儒家傳統寓兵於農的思想。

等到後期屯田製不斷衰敗,與百姓之間的分成日益苛刻,豪強地主搶奪屯田土地,百姓在屯田的同時還失去了免服兵役的特權,曹魏政權也就隨之步步走向衰亡。

而東吳政權,它坐擁著我國兩大重要的產糧基地江漢平原和長江下遊平原。儘管三國時期南方經濟還未得到徹底開發,氣候也明顯偏冷,其農業生產的潛力與能力也不容小覷。

它本質上也就自然而然的是個農業社會。

雖然又因為鄰海且水係發達的原因,其商品經濟的發展也步入轉型階段,與海外諸國包括日本朝鮮印度古羅馬等地進行著海上經濟交流,但這些都隻是東吳統治者重要的商稅來源,而不是國家的根本。

但對於蜀漢,事情就不太一樣了。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的立國之基才是實打實的,純粹的商業。

這主要是受限於它自身的地理條件以及古代的農業技術問題:成都平原固然是享譽千年的“天府之國”

,而以劉備、諸葛亮為首的蜀漢統治者也不曾放棄過農業建設,開展過包括更新農具,禁止釀酒等法令措施,試圖保證國內的糧食生產。

但是四川盆地,除了成都平原這一塊地勢平坦的沃土以外,尚且存在著大量崎嶇不平的崇山峻嶺,在沒掌握較為完善的梯田技術之前,確實難以開發。

而蜀漢的人口,又因為羌亂、黃巾起義、劉璋時期巴蜀豪族和“東州人”的內戰、劉備奪取益州之戰、曹操征漢中遷走民眾、蜀漢時期堅定的南征北伐等行動而不斷減少。

沒有足夠的勞動力人口,再肥沃的土地,在尚未進入工業化時代利用機器解放人力的前提下,都沒辦法完全發揮其農業價值。

蜀漢也就因此沒辦法成為一個完全的農業社會,在這樣的危機之下,蜀漢政權也就需要發揮一些劉家人祖傳的靈活變通,另找一條出路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