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8 章(1 / 2)

“大學生?”

趙匡胤腦瓜子轉的飛快,勉強把這個名詞和太學生對應上,陷入了沉思。

後世人,聽起來也像是個大學生的樣子吧?怎麼損起自己來竟然還不遺餘力的呢?

武人出身,就算選擇重視文官力量,然而本質上還是帶著點對純粹讀書人下意識輕視和排斥的趙匡胤倒是不難理解對方的觀點,甚至還因此對那王安石更多了幾分欣賞。

就像他器重不學無術然而精通吏治的趙普一樣,在波折亂世中走出來的皇帝,對手底下人的道德要求甚至文化水平都實在沒什麼可苛刻的,卻對可遇而不可求的實用人才青眼有加。

隻是……

趙匡胤:起猛了出現幻覺了。

自吹自擂的文人見多了,還是第一次見自嘲這麼利落且歡快的。

王安石沉吟,因為後世人這話的提醒,腦中創新的火花又是一冒,一個想法的雛形開始在腦海中草草勾勒著輪廓。

後世人好像挺讚同他當初的抉擇的。

那,未來可不可以讓更多的學子複刻一下他走的路呢……?

範仲淹沉默著。

在第一輪無意識產生的固有認知被衝擊後,重新冷靜下思緒的參知政事,卻還是稍有些猶豫的分析著利弊。

他不是什麼心軟的人。

所以當後世人平靜揭露那後輩在科舉改革上使的手腕的時刻,清醒的理智便在心中告訴他這個選擇的正確性。如果他想要讓自己的新政比原定時空中走得更穩,那麼像王安石那般利用科舉考試的科目整合統一思想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可是——他低垂著眼,眼睛看著地麵,無意識用目光描摹著玉階的輪廓。

如果朝堂上隻存在一種聲音,隻能看見一個方向的未來……難道真的不會將已經形成的弊端持之以恒地貫徹下去,無法再在一切尚有挽回餘地的時候結束錯誤碼?

【說到底,科舉是個什麼玩意呢?

它的重要程度,使得我之前把它和我們的高考做對比。然而它實質性的功效,其實更偏向我們的公務員考試。

所以考詩賦還是考策論,實際上重要嗎?】

——“?”

怎麼會不重要!

司馬光聽了這話,眉頭瞬時緊鎖而起,難以理解後世人為何會給出這樣接近反問的問題。

“詩賦雖娟美尚才氣,然而易浮華輕薄。豈有策論文風所求之厚重?”

沉默了一會,不管旁人或驚或疑的目光,他直接開口,不再將聲音隻壓低在自己的心中,迎上那些人的麵孔,臉色是極平靜的淡然。

說到底他也不是什麼平庸的性格。與王安石的交情和對天幕的尊重,能夠讓他安靜地聽著後世的論述,卻不能讓他全然放棄心中的想法。

宋代士大夫好議論的風氣,此刻在司馬光的身上展現的淋漓儘致。

而好似在回答他一般——天幕繼續著它的發言。

【是,詩賦雖然考察才華和創造力,卻有著容易不切實際的弊端。

然而策論經義,難道真的有好到哪裡去嗎?

它看起來是比詩賦更為實用,但是本質難道不就像我們為備戰考試,多年訓練的議論文一樣,到了最後往往學的不過是模式套路,聽得是老師多少年總結下來的破題技巧呢?

畢竟,一般人,尤其是一個沒有條件深入全天下社會現實,甚至可能都沒怎麼深入過自己本地社會的人,怎麼可能針對天下所有的問題都能夠做到入木三分,鞭辟入裡呢?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又或者說,實踐是意識的來源。

柳宗元的《捕蛇者說》,雖然形式上隻是散文,然而其對黑暗現實的揭露之辛辣,足以讓每個讀者看完後難忘那苛政猛於虎的感慨,其犀利尖銳,有如鋒芒萬丈,足以劈開千年時光經久不衰。

但是如果柳宗元沒有被貶到永州,他沒有親身處在那樣一個當時偏僻荒涼的地方,沒有親眼見過那個也許真的存在的蔣氏,更沒有見過那些“蔣氏”背後無數類似的悲劇,他怎麼可能寫出這樣的文章來呢?

一個平生也許都在旁人為他遮蔽住風雨的安穩環境中成長的士子,怎麼可能真正寫得出極具實用意義的策論呢。】

“不曆州縣,不擬台省。”

人群中,有官員盯著天幕的敘述,緩緩將這句唐朝明相張九齡的名句吐露,其內涵與後世人話裡話外的本意不謀而合。

儘管這句話背後張九齡意圖粘合中央地方的努力,因為李隆基的晚年昏庸而最終付諸東流,自安史之亂之後唐朝分裂之態已成定局。

然而這句話本身所蘊含的政治智慧,是能為宋朝統治者所理解,並且繼承的——儘管是某種微妙靈活的潛規則。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