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9 章 番外1 多觀影反應慎重(2 / 2)

作為周王,他本該找尋到那個讓上天保佑他們的辦法,本該完成先祖留下的事業。但他的生命實在不會太長,以至於他不得不把這個工作遺留給周旦。

——周旦從聽到第一句開始,就忍不住開始哭了。】

司馬昭:……

突然就產生了非常微妙的共鳴呢(。)

冷峻的陰謀家沒多少柔情同周公那樣哭上一場,可是想到類似的命運,因為身體原因遺憾地沒有完成父輩留下遺命的兄長,和被托付了大業的弟弟……

司馬昭突然就有點遲疑,甚至稱得上頭疼地摁住了額角。

頗有即視感的存在,再加上後世人對於未來的一點點泄露,終於撬動了些許他心中的猶疑與不安:

周公後來還政的是成王,選擇的是將王位傳回給自家兄長真正的繼承人。

那他呢?

未來的晉武帝司馬炎,作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晉朝開國之君,且不論和曆朝曆代其他諡號為武的皇帝們相比,光是和他的祖輩父輩們相較起來,多少都顯得有些遜色。

就好像司馬家的天賦才能是一種用一點就少一點的東西一樣。司馬懿和司馬師雙雙消耗了太多,到了司馬

昭的時候就比不上父兄,再往下一代代的……司馬衷到底是怎麼做到基因突變的?他兒子司馬遹看起來確實挺伶俐並且有點像他爹的啊!

正是因為這一份連司馬昭本人都不得不捏著鼻子承認的像,他對於兒子未來死活要立嫡長子和太孫的想法,才勉強多了一分釋然,不至於在知道八王之亂五胡亂華的下一秒就把他的好大兒給活活揍死。

——司馬炎痛哭起來那叫個稀裡嘩啦啊。一邊被他打得不敢還手,一邊都快神誌不清隻會顛過來倒過去重複幾句諸如:為什麼遹兒死了?司馬衷你傻啊那是你老子給你安排的啃小的!你他媽年輕時候有你爹我和你媽護著,中間過渡期依賴下你老婆,晚年把朝政托付給你兒子,這皇帝哪裡有那麼難做啊!——這樣的混賬話。

嗬,衷兒確實是個傻子啊,你生的傻兒子。你也是個傻子,真TM有其子必有其父是吧!衷兒“聖質如初”,你腦子也不清醒!你孫子不還是你挑的兒媳婦殺的?!這皇帝是那麼容易的事嗎!

司馬昭被氣得肝疼,甚至都沒發現這話把他們司馬家上下全給罵了一遍。但想想這兒子養都養了那麼多年,再想想他未來早期乾的太康之治,又舍不得真把他打死,隻能眼不見為淨,道了一句晦氣把人拉下去療傷。

他自己心知肚明:司馬家,最起碼他們這一輩對於妻妾的態度,有種祖傳的清清白白渣男的直白。所謂漂亮美色迷人眼,家產還得老婆管。

就司馬昭而言,他的繼承人從來隻可能出自發妻王元姬膝下。畢竟這位出身東海王家,祖父曾經是漢司徒王朗,本人又足夠聰明能乾。司馬昭沒有廢嫡立庶的理由。

可這位大老婆雖然給他生育過五男一女,但其中三個兒子都陸續夭折。最後隻留下老大司馬炎和老二司馬攸,後者又因為他哥司馬師沒有親兒子,被好弟弟司馬昭義無反顧過繼給了親哥。

所以,司馬炎確確實實是他從小養到大,一直帶在身邊,可以說感情最深,付出心血最多,也是和他最像的孩子。

——他是偏心的,他得承認這一點。

可他偏心的對象從來不是司馬炎未來耿耿於懷,始終認為對自己位置有威脅,並且比他更受家長寵愛,最後不惜為了兒子的皇位將其逼上死路的司馬攸。

司馬炎看不清這點。當局者向來迷惑,坐在太子之位上麵對一個比他聲望更盛的兄弟,他第一的感受永遠是把所有的條件想得對自己不利。

但或許司馬攸便清楚地知道,司馬昭真的是偏愛司馬炎的:

他對司馬攸或許有孩子沒有長在身邊的補償,可相處的密切始終沒有時間加以補全;他知道兩個孩子的才能有高下之彆,卻壓根狠不下心舍棄掉培養了那麼多年的大兒。

當爹的是這樣,當媽的其實也沒能好到哪裡去。

當司馬昭反反複複用劉長和曹植的前例告誡司馬炎,當王元姬死前拉著司馬炎的手,對他說“桃符(司馬攸)性情暴躁,我怕他會惹惱你,當哥哥的你不要容不下他”的時候,司馬炎或許

會難過地覺得這是親爹親媽偏愛小兒子的事實吧——他的弟弟向來以君子有方,風度翩翩著稱,真正性情暴躁又容不下人的人,隻有可能是父母眼中的他司馬炎本人。

可事實上,以司馬攸的才能、威望,以他被司馬懿青眼有加,司馬師曾經收養,司馬家兩大權威級硬核狠人相繼認可的履曆,他如果當不成皇帝,注定就是會被忌憚的命運,注定就不會擁有什麼好下場。

司馬昭和王元姬的叮囑——不過是他們在選擇了司馬炎後,對司馬攸的愧疚心理,希冀補償罷了。

可是現在,向來偏心的家長也坐立難安:司馬炎未來搞出的亂子實在太大了,哪怕司馬昭能幫他收拾宗親藩王,甚至能幫他處理賈充一家,乃至於替他狠下心堅決不讓司馬衷繼位。司馬炎自己的問題也是肉眼可見,無法遮掩的。

現在他皮是繃緊了,有危機意識了,不敢放縱自我,決定按照自己前期的執政態度老老實實勤勤懇懇乾活了——等司馬昭死了呢?

等司馬昭死了,司馬炎上位之後那麼多年,他真的能始終不忘克己嗎?就算有著天幕示警,萬一它如同來時那樣突兀消失,萬一司馬炎的正妻楊豔又如既定命運那樣死去,還有哪些人敢——

不,司馬炎像他,他們都是那種自身才乾不夠突出,但是擅長聽勸的人,不會讓人不敢勸諫的,關鍵是還會有哪些人願意勸諫他,哪些人能夠接近他進行勸諫的呢!

司馬昭有點萎靡地放縱了自己的掙紮。

家門為什麼有那麼多不幸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