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第 131 章(2 / 2)

小貨郎 桃花白茶 22267 字 6個月前

等紀彬跟引娘找到乾巡查跟詹明,整個人都誘著無奈。

王巡查調侃道∶多少豪傑名師也就這個待遇了,如今紀彬的名字,是真的出名。

紀彬立刻擺手∶謬讚了,我真的隻是做了微不足道的小事。''

這話讓旁人聽了,又是一陣感慨。不愧是紀彬啊!

這也太謙遜了吧!要趕緊記下來,以後說出去了,也能有吹噓的資本!他可是聽過紀先生教誨的人!

紀彬一路上京的盛況,汴京的人自然也能知曉。

甚至連聖人都略知一二,隻是他如今身體不好,心力交瘁,更多事情都給太子處理。

要說去年的時候,他還會強撐身體,但自從他想扶持跟太子打擂台的禹王倒下,就再也沒什麼心思。

有人說聖人是不是想明白了,當爹的不用跟自己兒子爭。他有這樣賢明的太子兒子,已經是極好的了。

但也有人講,是因為近幾年南軍國風調雨順,過得實在舒心,而且在政績上有可以青史留名的東西,這才讓聖人不折騰了。

可跟聖人最近的太子卻發現一件事。那就是聖人老了。

他真的老了,不止是因為邊關戰事被嚇病,還因為他確實體力不支。

從邊關出事之後,也是好一陣壞一陣,竟然有點纏綿病榻的意思。這讓太子心裡十分複雜,去皇宮的次數也多了。

提起紀彬一路上京被追捧,太子道∶說是追捧紀彬,也是追捧您,是您的子民做出如此美事,大家都知道的。

果然,提到這件事,聖人表情明朗了些,可略略吃了東西也就支撐不住,準備睡覺了。聖人身邊的內侍表情悲傷。所有人似乎都預料到什麼。

禦醫也是儘力讓聖人好起來,可人老了,身體不行了,就算是求神拜佛,也是無用的。

太子從聖人寢宮出來,看著走過來的譚禦史,兩人這才道∶紀彬還有幾日到京?

譚禦史答∶回太子,如今二月初四,因為他們在路上耽擱幾天,估計還有五天能到汴京。按照原來的時間,應該是二月初五就能到這。可是這路上有太多人想見紀彬,所以時間自然耽擱下來。

要說人都有跟風的心理,距離宿勤郡較近的地方,那是真心想要看看紀彬長什麼樣子,這邊的追捧傳到其他地方,就有更多人想要看看紀彬了。

後麵的百姓一聽說這事,肯定繼續湊熱鬨啊。

就跟在機場出現一個普通人,但有著一群人追著啊啊啊尖叫然後還要拍照要簽名,路人也會不由自主去看看,順便拍張照片吧?

紀彬覺得對他的追捧越來越熱,差不多也是這個原因。但彆人不知道,彆人隻以為紀彬的名氣真的很大。當所有人都說你名氣大的時候,這名氣也就是真的了。

倒不是紀彬故意為之,隻能說是巧合罷了。誰讓他真的做了好事。

這些情況太子跟譚禦史也略略知道一點,隻覺得好笑,太子吩咐∶等他到汴京,讓他好好休息,聖人不會為難他。

太子給的保證肯定有效,即使紀彬知道十一皇子的事,放在以前聖人可能會心存芥蒂,但現在紀彬的名聲如此好,不管對他做什麼,那都會引來關注。

如今的聖人身體不好,也不會做自毀名聲的事。所以讓紀彬安心就行。

譚禦史,也就是之前的譚清譚刺史點點頭。

說起來他跟紀彬接觸並不多,但在他老師謝閣老口中,還有兒子譚承樂口中,那是萬中無一的人物。

不過也是,能做出這麼厲害的事,說萬中無一那都不夠格。

譚禦史又看看聖人寢宮,低聲道∶聖人的身體?

先養著吧,天氣好點,自體應該會好點.太子是個很有耐心的人他不急不躁,不管他是不是當了許多年太子,都不會做僭越的事。

而且他大權在握,也不急這一時半刻。

再說在太子心中,他爹就是個老人,是個跟普通人很像有些糊塗的老人。當年他跟母後,跟父皇,也是有親睦的時候,所以他爹做的糊塗事他可以原諒。

太子開口道∶邊關糧草再送兩次,還從賣冰的錢上出,戶部應該不會多說。既然要打,那就要打怕對方。

這說的自然是正赤部落。

譚禦史點頭,他雖隻是禦史,但身兼多職,又是太子親信,平日做的事可太多了。但就算做事多也沒事,隻要不讓他去修屏風就行。

他們這邊做好紀彬進京後的安排,而紀彬引娘這裡,總算能鬆口氣。

到後麵的時候,不管是王巡查還是詹明,都主動避開人多的城鎮,他們根本不在大地方歇息,不然肯定會被攔著啊!

這一攔就會耽誤時間。

剛開始他倆還隻是看戲,看多了就不看了啊!還是趕緊進京的好。

王巡查身上還有職務呢,他這次也算圓滿完成差事,如果不出意外,吏部尚書的位置估計是他的。

他也想回去升職啊。

王巡查忽然想到邑伊縣裡一句話,那就是在紀彬身邊的人,都會陸陸續續升職。跟王巡查同姓的邑伊縣王知縣,那不就升職了,還直接去了江南當布政使。還有縣衙裡的一個差役,幾年時間就成了捕頭。再說紀彬的連襟。

隻能說紀彬確實是有點福氣的,好像他不僅是財神爺,還是個福星。

不管這事是真是假,反正王巡查還是挺高興的,跟紀彬自然也要比以前親近。他們趕路極快,總算在二月初九這天到了汴京。

還未到汴京城門,引娘就被紀彬接出來瞧瞧。

他們這行人當中,也隻有引娘是頭一次過來,王巡查跟詹明自不用說,也是走南闖北的。紀彬陳乙也是見過的。

唯獨引娘頭一次過來,眼看著巍峨的城門,隻讓引娘感慨∶原來這邊是汴京。

汴京城門,經曆了無數風霜雨雪,歲月的沉澱讓這座古老的城池顯得格外不同。遠遠看著,便是皇城氣息。

此地的百姓衣著鮮亮,穿戴得整齊,不說人人臉上帶笑,但也不是愁眉苦臉。從城門再到城裡,主街寬敞如河流,街旁的街巷酒樓鱗次櫛比,行人遊客接踵而至。

這就是汴京。南軍國的都城。

引娘眼神閃過驚喜,跟著紀彬一起走進城門。

此處的守衛盔甲擦得很亮,表情更是嚴肅,他們代表了汴京城的威嚴。

這就是皇城嗎?

皇城腳下的百姓們風l貌都是不同的。

還沒走幾步,王巡查家人,以及譚家人就已經在等著了。

王巡查自然是回家,紀彬引娘詹明,則被譚家人帶走,就在紀彬他們要走的時候,另一輛華麗的馬車到了此地,從上麵下來的,不正是平老板!

許久不見,兩人還互相看了看。

平老板笑∶可以啊,許久不見,竟然又英俊了許多。

紀彬笑,隻當他是調侃。

平老板過來也不是跟譚家搶人的,直接跟著他們去了譚家做客。以平老板跟譚承樂之間的關係,自然是隨意過去的。

但剛到譚家,就發現譚承樂他爹譚清也在,這倒是讓人不自在了。

可譚清自然是特意在家中等候,紀彬過來,他肯定是要迎接的。

當初不是紀彬,他老師謝老,不知道要吃多少苦頭,以興華府的亂象,能不能保住命都是問題。也是因為紀彬,讓如今的邊域將士們有吃有穿。譚清指的可不是送棉花,而是製冰。

因為紀彬的製冰法,才讓太子荷包鼓起來,這才能準備邊域的戰鬥。這一切都跟紀彬密不可分。

可能旁人不知曉,譚清身為太子心腹,自然是明白的。若不是被旁人發現異常,謝閣老今日都會過來。

如今也隻能按捺住心情,先讓他親自招待,等等自然會見到謝閣老。

引娘在紀彬身邊,自然也是落落大方,被譚家女眷招待。

原本譚夫人跟譚小妹還以為引娘會不自在,沒想到紀彬的娘子比她們想象中都要有風度是不輸官宦家女子,甚至連許多貴重的器皿也知曉怎麼用,半點也沒露怯。

男子們在外庭聊天,女子自然是在花廳喝茶。

譚承樂的妹妹還在打量引娘,被譚夫人拍了下,引娘也不在意,笑著跟她們聊天。

紀彬倒是不擔心引娘。

引娘雖說年齡不大,但閱曆卻比一般人厲害。

單說他家的家業引娘都能撐起來,不過是聊聊天,這也沒什麼。

此時外廳坐著的都是自己人。

上麵的譚清也好,還有譚承樂,平老板。再有紀彬詹明。

還有兩人的親隨陳乙振生,這都是絕對的自己人。

可譚清還是隱晦道∶家人在邑伊縣的時候,多虧紀先生照料,譚家記住這份恩情,以後無論什麼事,可儘管到譚家來。

這話說得真誠無比,甚至讓不明所以的詹明振生給驚訝到了。他二人不知道謝閣老的事,所以不明白很正常。但看著譚家的態度,就知道紀彬在他家絕對是座上賓。

紀彬這人,還真是不一樣。

詹明振生再次感慨。

閒聊一陣,自然又提到皇宮赴宴。

譚清道∶三月三也是大祭之一,到時候皇上會宴請文武百官,並在春華樓設宴,與

皇城分內城外城。

內城是皇親國戚乃至朝廷辦公,以及人們常說的皇宮的統稱,都在內城當中。外城則是普通百姓,各個坊市,各個民居所在。

這春華樓就是內城的城樓,元宵中秋,春社秋社,都會在春華樓前春風池旁設宴,聖人就在城樓上看城樓下雜耍表演,恩澤百姓。

三月三也就是常說的上日節,有三月三,軒轅生的說法。相比冬日的祭祀,這個節日要更歡快些,後者較嚴肅。

到時候的賜宴就是在那日。譚清早就把時間摸清楚,此刻跟紀彬引娘詹明說,也是讓他們安心,今年不止請了你們兩個,還有南軍國各地名士名師,都來汴京封賞。

最近一段時日,可以在汴京多逛逛,承樂會陪著你們的。

譚家公子陪同遊玩,這是多大的麵子。

來的時候詹明還有些擔心,覺得麵見聖人會不會嚇得腿軟。如今知道是大宴上見一麵,也就好多了。

紀彬引娘同樣稍稍鬆口氣,這次過來,真的隻是賞賜,是聖人恩賞,旁的什麼事也沒有,

也是,就算是聖人,也不想在名士身上節外生枝。請他們過來赴宴還能得個好名聲,何樂不為。

隻是譚刺史還提到了封賞?

這個私底下要問問,紀彬不想太高調啊。

用過飯後,眾人也沒打擾他們一行人,讓他們先休息休息,但平老板還忍不住調侃,問紀彬這-路上到底收到多少盤纏,用不用他再給一點。

看來這裡的人都知道他這一路經曆了什麼!一進城就被圍著給錢給吃食,他差點成丐幫幫主!紀彬哭笑不得,隻說自己先去休息,回頭再聊。

今日才二月初九,三月三還赴宴,怎麼說也要在汴京待上一個月,大把的時間跟平老板敘舊。而且他看著平老板的衣著,應該過得還不錯?

紀彬詹明他們這行人並未住到譚家,而是讓平老板提前幫他們租了處民居。既然要在這住的時間長,還是自己住比較方便。

說是處民居,其實也靠近皇城內城了,畢竟是平老板的手筆。平老板還留了不少仆役伺候,讓他們住得更舒服些。

但紀彬他們也沒時間多看,匆匆洗漱趕緊睡覺吧!趕了二十多天的路,誰不累啊。

紀彬到汴京的消息,順便傳到很多人耳朵裡。不少人都對這個新晉名士感到好奇。

這個人以前名不見經傳,可今年卻突然出現,聽起來簡直名利雙收。

不對,利沒收到。

傳說中他很窮的,上京隻帶了一個車夫,一個親隨。對汴京各個士族來說,這不是窮是什麼?

可是紀彬做的事又太出名,百萬棉衣送邊域,這是小孩子們都能說出來的話,可見知名度有多高。

更有些消息靈通的,知道紀彬還在興華府做了許多實事,說句真心的,要是紀彬在興華府做的那些事是真的,那此人的手段果真了得。

反正這話傳著傳著就更加離譜了。

其中有個小官家的王娘子,聽到紀彬名字的時候,下意思跟他相公道∶之前成親時給你做的新郎服,就是他家出的。

如今風靡汴京的珍珠繡,也是他家刺繡坊所創。

什麼?!

珍珠繡,竟然是他家的手筆?

若說普通商人,那自然是會被鄙視的,但刺繡不同,這是風雅幽的妙物。更彆說人人都追捧珍珠繡,誰讓他們這裡遠離海域,得珍珠很難呢。

之前紀彬在興華府買小珍珠的時候,都是按斤買,這裡則要按顆。就這樣還供不應求。

更彆說能在刺繡上彆致地繡幾顆渾圓珠子了。

這人怎麼既對風雅之物十分熟悉,還有傾家蕩產捐棉衣的品格?如此的人物,他們竟然還不認識?這像話嗎7

這還是京城風流子弟嗎?

不行,現在就遞帖子,明日就要請紀彬吃酒!

隻能說跟風這東西,是太普遍了啊!你們不要再跟風了!紀彬真的不想吃你們的酒。

話是這麼說,可院子裡小廝還是收到一遝請帖,不論門第高低,先請紀彬赴宴再說。

不僅是紀彬,他家娘子也收到不少帖子,畢竟如此傳奇的人物,他家娘子是什麼模樣,也很讓人好奇啊。

看看到底是彆樣人物,還是普通的農家婦人。

在紀彬他們睡覺休息這個晚上,關於他們這行人的說法是越來越多了。

沒辦法,誰讓紀彬幾封信就讓南軍國各地行動起來,還因為這事,被聖人點名誇獎。

等紀彬睡醒的時候,就見門外似乎是陳乙在戰戰兢兢地等著。

引娘還有點困,還沒睜眼就聽紀彬問陳乙∶怎麼了?出什麼事了?

趕路太累,兩人是醒得遲了些。

陳乙小聲道∶東家,太子跟閣老來了!

???什麼東西?太子跟閣老來了?

方才還在床上迷糊的引娘立刻睜開眼,她旁邊穿衣服的紀彬也愣了。

見引娘要起來,紀彬按住她道∶你先不慌,我洗漱去瞧瞧。''

門口陳乙又道∶太子跟閣老讓我不要喊您,說您路上辛苦,他們也沒事。

這是沒事嗎?

哪有小貨郎在這睡覺,太子閣老等著的?

縱然知道這兩位都是好脾氣的,紀彬也不由得快了些。

等紀彬過去的時候,隻見太子閣老竟然在看送來的帖子,不時還點評幾句∶這家公子不行,慣會吃喝玩樂,不好多接觸。

引娘也不能去這個花宴,他家小女子刻薄,估計會瞧不起普通百姓。這個好,他們兄妹倆皆是文采斐然,是可以結交的。

是了,殿下你看這個,他家每次拍馬屁都拍錯,還想請紀彬去瓦舍聽曲,嘖嘖嘖。

紀彬無奈,你們兩位是不是太當自己人了。在他麵前怎麼就這麼隨意呢。

說起來兩個人的年紀,一個能他爹,一個能當他祖父,還都身居高位,都如此隨意嗎,

紀彬剛到,就見太子跟謝閣老看過來。

這是他們三人頭一次一起見麵。

縱然這些年書信往來極多,但也比不上這一麵的感慨。

他們三人身份不同,地位不同,年齡也不一樣,卻在對南軍國百姓上意外契合。

如此不同的三個人能這樣親近,靠的不是高官厚祿,也不是各色宴會。依靠的是那顆對南軍國百姓的真心,是那句位卑不敢忘憂國。

太子起身,笑著對紀彬道∶紀先生,請坐吧。

???太子怎麼也跟著喊紀先生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