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林家父親50(1 / 2)

由於開了個好頭, 再加上拍賣會上忠順親王現身,明顯是來給撐腰助陣的, 林海這巡鹽禦史做起來比自己預想中還要順利。鹽引拍賣了出去, 下麵五年的生意就穩當了,鹽商們專注經營即可。尤其是巡鹽衙門還宣布,日後的鹽引發放, 還將運用拍賣這一方式, 眾人的一顆心就更加安穩了。

這消息一出,可謂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有門路背景的大鹽商自然是咬牙切齒,滿心憤哼的。以往, 他們能利用關係, 從巡鹽衙門拿到大批的鹽引,除了自己賣一部分外, 其他的是再加價,徑自賣給沒有門路的中小鹽商。不用自己費半點力,躺著就把錢賺了,何其快活!

如今, 林海初一上任,就把他們的財路斷絕了。除了銀錢上的損失外, 他們敏銳地發現,自己在這一行當的地位開始下降了。人家對你所求不多,自然就沒必要再唯命是從了!

這些大鹽商在家中痛罵那些過河拆橋,翻臉無情的小鹽商, 也恨這無事生非的林海!真是的,你怎麼會想出這一招來的,難道不知道這樣一來,最會被損害利益的, 還有你這巡鹽禦史嗎?林海,你是不是有病啊?

恨歸恨,但大鹽商和他們背後的勢力也不敢拿林海如何,人家要身份有身份;要名聲,現在被大多數人稱頌,這名聲好得不得了;要勢力吧,可以看出忠孝親王兄弟倆都在他身後支持著呢,你敢對他下毒手?再說,人家那是無差彆打擊,並非隻針對你一人,自己何苦妄出頭?

理清了巡鹽衙門的賬目,林海把自己和以前的巡鹽禦史切割開來,輕裝上陣,他可不給人背黑鍋。巡鹽衙門裡上下的吏員,林海慢慢地篩選考察,能乾正直些的,林海親自找他們談話勉勵,承諾以後會給予機會重用;隨波逐流的,用製定的規章來約束他們,看其表現再決定獎罰;身上不清不白的,大肆收取賄賂,行事奸猾的,林海訓誡了後,命他們痛改前非,不然就要逐出巡鹽衙門。為了立威,他還挑出了幾位劣跡嚴重的吏員,直接問罪,以達到敲山震虎的目的。

即使林海自己主動削減了權力,巡鹽衙門也是一等一的肥缺,俸祿福利在各衙門中是最豐厚的,下麵的官吏沒人舍得離開。林海也不是那等執拗迂腐的人,明白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他在某些事情上,是可以隨大流的。比如‘冰敬’、‘炭敬’,年節禮物,這樣常規的孝敬,比較普通的,他也就選擇收下了。

林家不缺錢,但如果他不收,衙門裡就沒人敢收。手下人難免會生出埋怨之心來,雖不敢明著反對,私下裡消極怠工,不儘心做事,是極有可能的。法不責眾,林海如果隻依靠自己帶來的人手,捉襟見肘,這差事便辦不好了。

現實就是如此,凡事都固守著大義道德,不願變通,節操是讓人敬佩,但往往不能成事。父親說過,這要等到這社會不再是以人治國,建立起嚴明的規章製度,依法治國的那一天,官場才可能做到完全的清廉。

而且,整個江南,整個國家的衙門都是如此,獨有你巡鹽衙門例外,這讓其他官員怎麼想?當你成為眾矢之的時,自保都難,還想做好事情麼?

當年他跟隨著清和道長讀過《道德經》,上麵寫道:“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當他臨彆之際,父親也拿著‘和光同塵,與時舒卷’八個字來勸誡自己。

林海默默地歎口氣,他早知父親並不是純正的儒家子弟,對儒學那一套其實是不以為然的。那麼,深受父親影響的自己,有些離經叛道,那不是很正常的嗎?

後來,甄家家主從金陵趕來,提出按照慣例,巡鹽衙門要分擔一部分皇上南巡欠下的欠款。林海客氣地接待了他,設宴、擺酒,態度殷勤熱情。

但,說到正題,林海就不肯應下了。

這個,甄大人,我初來乍到,許多事委實不太明白。你看,高大人臨走時,也沒和我交代過有這樁事啊。分擔皇上南巡欠銀,不知可有旨意,或是朝廷的詔令?巡鹽衙門裡沒找到這些啊,想必是發給甄大人的。還煩請甄大人展示一下,我可以循例辦理。

沒有?那讓我如何處理呢?這樣大筆的銀錢,撥給織造衙門賬上,甄大人,以後朝廷追究起來,我可說不清楚啊!

向來如此?怪不得巡鹽衙門的鹽稅銀子有不少虧空。但是,我已經請朝廷派下的官員理清了賬本,我與高禦史都分彆簽名確認過,上報給朝廷了。以前的欠賬,與我無關,之後若再出現虧空,那就要追究我的責任了。要分擔這筆銀子,那須得請甄大人向朝廷請令才行。否則,無證無據的,我著實為難啊

還有,甄大人,你也知道,今年的鹽引是當眾拍賣的,所得的錢款,那都是入了衙門的公賬,上繳給戶部了。我就是想為甄大人分憂,那也是沒有地方去找銀子的!這......

一席話,有理有據,剛柔相濟,就是不肯鬆口答應。甄家家主哪裡能拿出憑證來,皇上也不便下旨啊,但這不是大家都明白的事情麼?見林海擺出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偏生還客客氣氣的,挑剔不了毛病。甄家家主憋屈不已,悻悻地離開了,臉色很不好看。

在旁邊作陪的的衙門裡的老人,見狀有些惴惴,這甄家可是江南的地頭蛇啊,林大人難道不擔心得罪了他麼?

林海無所謂地一笑,從上了忠孝親王這條船那一天起,他與甄家其實就注定了彼此對立的結果。他無欲則剛,沒有把柄讓人拿捏,何必懼怕?

忠孝親王對林海提出的曬鹽之法十分上心,派出了得力的人手,趕赴山東,緊鑼密鼓地試驗起來。

京城裡,林雪峰和朱氏精心教養著孫子孫女們。長孫林長安已啟蒙了好幾年,即將入國子監讀書。有林雪峰照看著,林長安又聰明用功,是無需擔心的。二孫子致遠被送到學風很好的東華書院裡讀書,那是已致仕的孫監丞安排的,因為林家國子監的名額隻有一個,已經給了林長安。但東華書院比起國子監來,也是毫不孫色的,入學的門檻也極高。若不是其山長是孫監丞的門生,也不能那麼輕易就進去。

這讓林雪峰心中感歎不已,階層、圈子,真的無處不在。貌似,如今林家也成了受益者,寒門想出頭,那真是很難的,在任何一個社會都是如此。

孫女飛鴻還小,是林家和孫家的寶貝,被大家嗬護疼愛著,無憂無慮地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飛鴻出落得玉雪玲瓏,性情開朗,終日裡笑聲清脆,如陽光一般溫暖燦爛。

即使是對女孩子教養很講究的朱氏,也對林飛鴻的行為很是寬容,不願拘束了她。他們都希望日後林飛鴻能長成一位快樂健康,有主見決斷的女子,能平安幸福地度過一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