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薛家父親10(1 / 2)

路上雖然耽擱了幾日, 但薛家父子還是在年前十幾日趕到了京城,一路平安無話。

船主因此對薛家十分感激,人家貴人老爺願意為了他們這樣地位低下的人耽擱行程, 連侄兒治病的銀子也一起出了,真正是心善的好人啊!大恩大德,無以為報!

薛家跟隨著的仆役也深覺主人家仁厚, 尤其是二爺,又出息又肯體貼下人,日後跟著這樣的主子,日子必定會好過。

薛老爺一文不少地付清了餘下的船費,船主激動地喊過已經差不多痊愈的侄兒來給薛家父子磕頭道謝。這番舉動, 發生在碼頭這樣往來熙熙攘攘的地方,引來了諸多人的圍觀注目,有心人都看在了眼中。碼頭上的消息傳播得飛快。

在京城裡的下人們早就把薛府打掃得乾乾淨淨, 布置得舒適體麵。薛淞和薛老爺兩人住下, 休息了一天後,兩人就各自忙碌起來了。

薛老爺此番進京, 也是有自己的正事的。薛家是皇商,那身份要在內務府掛名, 也要受內務府的製約和管束。這些皇商們為朝廷辦事是否妥當勤勉, 出過差錯?有沒有以次充好, 欺瞞宮裡......

內務府每四年要考核皇商們一次,就像朝廷官員要接受吏部考評一般。每回,也都有皇商被內務府挑剔出錯漏,抹去了名頭。那不但損失了穩定的財源,信譽崩壞,也意味身份地位的大滑坡, 尋常商人和皇商那能相提並論麼?

因此,薛老爺對這樁事是絲毫不敢怠慢的,但他首先要去拜訪的,不是內務府的官員,卻是老親們,特彆是賈家和王家。這兩家勢力雄厚,又與薛家沾親帶故的,他們肯為薛家撐腰,內務府那裡就不會為難,走個過場就好。當然,麵子上總要做得得體就是了。

薛老爺先向王家遞上了拜帖,約下了上門的日子。本來他還考慮著,要不要讓薛淞陪同他去走一遭兒,千裡迢迢地來到京城,也認一認老親們,全個禮數。

此外,薛老爺心中還有一種隱秘的想法,自家出色爭氣的兒子,帶出去給老親們看一看,可是麵上極有光彩的。也暗示他們薛家如今已經今非昔比,雖然現在是離他們還相去甚遠,但前途可期!

如果薛淞此次能金榜題名,即使是位列三甲,那也從此進入了文官階層。即使日後發展得平常,等到二十年後,也能做到五品實職了。算一算,那時薛淞不過是人到中年,離致仕還早著呢!

薛淞敏銳有能力,他們薛家又有錢,根本不需要他去貪贓弄錢,隻要安安生生地做個太平官就好。有了薛淞打下的根基,薛淞日後的孩子,還有薛霖的孩子,把他們教養好了,自己願意努力些,薛家下一代就能更上一層樓了!薛家現在是皇商身份,以後說不得就成了官宦門第,重拾先祖的榮光!

薛淞卻果斷拒絕了父親的提議,他若這次能考中了進士,就要有成為文臣中一員的自覺,必須得選邊站隊了。他巴不得和這些武勳‘老親’們劃清界限呢,哪裡肯主動湊上去?

薛家嚴格說起來,隻是有功勞的皇商,完全可以處於中立的位置。文臣們或許看不上皇商,但對他們也不會像對武勳一般忌憚針對。薛淞知道書中的結局,他覺得如果運作得法,薛家還是可以逃出生天的。

薛老爺權衡了其中的利弊,也放棄了這個打算,他獨自一人拜訪了王家,照例攜帶了很豐厚的年禮。

王家老爺言笑晏晏地款待了薛老爺,王子騰也作陪在側。似乎他們父子對自己的態度比以前要親熱了些,薛老爺一邊和他們談笑著,心中暗自想道。

王伯爺問了一回女兒和外孫的情況,就把話題轉到了薛淞身上。他已經從女兒的書信中知道了薛淞上京會試的事情,他對薛淞的前程很是看好。

一個新科進士的分量有多麼重要,他心中明白,目光要放長遠些,不能局限在眼前。他琢磨著,薛淞如此年輕,即使此科不中,多磨煉幾年也沒關係,王家和薛家各自在文武兩途上發展,互助互補,大有臂助!

妹妹這門婚事結得好啊!王子騰暗自感歎。原本,王家隻考慮到王秀雲日後能成為薛家主母,那時,薛家能為王家貢獻得更多。薛家雖然是老親中最弱勢的,但他們也不見得隻會依靠王家。論起權勢來,賈家現在可比王家還要強了不少呢。

“薛老弟,怎麼沒把賢侄帶來啊?”王伯爺終於開口問道:“我和騰兒都想著見一見呢,賢侄年少有為,薛老弟好福氣啊!”

薛老爺早想好了托詞:“他自小就在南方長大,不比我走南闖北的身體,有些水土不服。在船上多日,有些不適,我讓他在家裡調養了。等到會試之後,再讓他來給長輩們請安。”

“也是,會試是頭等大事,疏忽不得!”王伯爺笑著道:“我本以為會是女婿陪著弟弟上京呢,想著也能乘機見一見呢。誰想薛老弟還是放心不下,親自陪著賢侄保駕護航。”

薛老爺心中一凜,王伯爺這話似有所指,他地謹慎笑著道:“也是淞兒這場考試要緊,愚弟放心不下,但金陵的生意也不能無人主持,其中又夾了個新年,有諸多雜事需打點,離不開人。下一回內務府考評,自然是帶來霖兒前來,日後總是他接手薛家的。”

王伯爺滿意地點點頭,這說明薛老爺並未想著分散薛家權力。他先後接到過王子勝和王秀雲的書信,都提到了薛淞,讓他存了些疑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