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薛家父親50(1 / 2)

國庫空虛, 既然戶部已經捅開了蓋子,那就再難捂住了,朝廷必須要有個說法。本來欠債還錢, 天經地義, 無奈那借錢的朝臣太多,且每個人都向著朝廷哭窮喊苦的, 各自有一大堆的理由。

法不責眾啊, 如果強硬追討, 隻怕會鬨得很難看, 永明帝向來是以寬仁自居的, 前幾年忠義親王兵變,已經是往他臉上重重打了一掌, 讓他十分的丟臉了。後來, 為了修補自己的形象, 永明帝還咬著牙赦免了被牽扯進去的官員們,又捏著鼻子給忠義加了個諡號。好不容易才把這事情平息, 現在怎麼又鬨了這一出?

可不管吧,也不成,國庫的銀子總得收回去些,讓戶部有米下鍋。永明帝煩惱之餘,忽然就想到了有一個現成的好人選—四皇子忠孝王啊!

這個兒子踏實能乾,人嚴肅沉穩,不, 是太過較真,凡事都一是一一是一的,按照朝廷律法和自己的規則辦事,從不肯輕易通融, 也不想著籠絡大臣們。說實話,這個兒子平日裡並不如他那些嘴甜靈活的兄弟討人喜歡,但永明帝心中明白,忠孝王是個能托付事情的,讓他辦事也能讓人放心,現在遇到麻煩,永明帝第一個就想到了他。

那麼,這樁吃力不討好的差事就交給忠孝吧,永明帝心中琢磨著,也隻有這個兒子不怕得罪人,那副油鹽不進的冷臉能鎮住那些耍賴犯橫的臣子們,自己也就不用壞了名聲了!

忠孝王平靜地接下了旨意,跪下謝恩。在一旁的忠順王為兄長憤憤不平,這差事是個燙手的,這不是把兄長放在火上烤麼?

忠孝王嚴肅地製止了弟弟的牢騷,追討欠銀,那是朝廷必須要做的事情,他身為皇子,更加沒有推諉的理由。而且,他心中也是有自己的雄心壯誌的,如果這差事他能意誌堅定地辦好,那就是一樁可以讓人刮目相看的大功勞,任誰也不能抹殺!

現在皇子們雖然都領了協理各衙門的任務,但隻是名義上好聽,各部長官們可不會真的讓他們掌管正事,父皇自忠義親王兵變後,對兒子們染指朝政大權也忌憚著呢。這回,雖然這是難啃的骨頭,但也是難得的一個機會,天下哪有不勞而獲的好事?

既然要追討欠銀,自然得建個班底,忠孝王自己也是有些人手的,但他不想給人留下話柄來,琢磨著要拉著朝廷要緊衙門的人一起參與。戶部自然是跑不了的,忠孝王要求戶部必須要出三五個能辦事的人。戶部尚書點出了幾個人,其中就包括了薛淞,他的辦事能力在戶部是得到肯定的。

被戶部尚書挑中的人,心中都不太情願,這可是極得罪人的!能從國庫裡借出大筆銀子的,能是一般的小官小吏?

隻是,被上司差遣著,推辭無用,迫於無奈,大家都覺得真是運氣不好!唯一的例外,就是薛淞,和彆人都愁眉不展不同,他是一片風輕雲淡的,坦然接受了,絲毫沒想找門路推掉這倒黴差事。

自然是不會推諉的,薛淞心中想道,和未來的皇帝並肩作戰,還有比這更能刷存在感的麼,這麼好的機會怎麼能不抓住?

薛淞心中雖然歡喜,但麵對著忠孝王時,表麵上是不卑不亢,態度坦然大方,不上趕著討好巴結,隻安靜辦理自己份內的事情,十分仔細認真。忠孝王本就欣賞這樣的行事作風,對比著其他不甘不願參加,卻出工不出力的官員,心中更加對薛淞高看了幾分。

其實,薛淞雖表現得兢兢業業,但隻限於提供專業能力。忠孝王摩拳擦掌地準備催賬,要大乾一場,要拿著那些抵製追債,不肯痛痛快快還錢的官員開刀以儆效尤。薛淞並沒有主動請命去出頭效犬馬之勞。

一來,他有自知之明,他並不是忠孝王的心腹、門人,忠孝王不會貿然就信任他,他作為朝廷的官員,也不好主動湊上去,惹來嫌疑;

更重要的,根據書中的草蛇灰線,忠孝王這樁差事,隻怕結果不會如他所願!縱然他下定了決心,殺伐決斷,不怕得罪人,但最後做主的人還是永明帝。這位皇帝要維護住自己仁厚的名聲,不會讓忠孝王做得那麼徹底。忠孝王的心血,注定了要付之東流!

忠孝王在皇子中,算是少有的享受了皇家的榮華富貴後,能儘到上位者本分的了,也是把江山社稷放在心裡的。這樣的人做了皇帝,對老百姓是有好處的。薛淞從內心來說,對他是認同的,但他不會選擇現在就和他一起衝鋒陷陣,一腔孤勇。

薛淞沒有那麼熱血,他骨子裡並沒有把自己當做這個時代的人,從來都是‘從簡入奢易,從奢入儉難!’!經曆過現代的文明社會,他如何能真正地喜歡這個世界?他讀‘聖賢’書,考科舉,跪拜君主,那是不得以而為之的,但心中從來沒有以臣仆自居過,他不會愚忠,不會愚孝,所作所為,要麼是利益衡量,比如對忠孝王;要麼是投桃報李,人心換人心,比如對薛老爺和方氏!

忠孝王爺可以不避禍福,不懼罵名,勇往直前,但薛淞可不行!借了大筆銀子,又有抵製拖延還款底氣的,大多是根基深厚的勳貴們,那是多年慢慢積少成多的冗債,儘數還了,無異於從自己身上割肉。

至於文臣,欠銀子的就要少得多,那總得發達之後,才有資本這樣行事。一朝真的發達了,那自有許多來銀子的途徑,無需這等吃相難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