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第200章(2 / 2)

這是一間類似“用戶反饋”的自由房間,可以將自己的需求告訴“繭”,如果是目前可實現的需求,“繭”會做出回應。

須藤試了試,發現可以學開車、學開飛機、學拆彈、學射擊……是個不得了的地方。

須藤明年就可以考駕照了。

如果能在“繭”裡學會開車,就能直接參加技能考試,省下一筆學費。

沒想到還能在“繭·網球”裡學習開車的悠鬥:好厲害。

不論是“繭”的研發團隊,還是發現這項功能的須藤前輩,都好厲害。

須藤:哪裡哪裡。

“先不說這些了。”須藤將話題帶入了正題,“悠鬥,你找我有事吧?”

……

聽完悠鬥的三場挑戰,須藤摸了摸下巴,評價道:“‘繭’的評分還挺嚴厲的。”

不過如果想在短期內有一定提升,或許就需要這麼嚴厲的評分係統,把選手各自的優點和弱點充分暴露出來。

“總之,先讓我看一遍你的兩場挑戰錄像。”

悠鬥剛要讓“繭”播放自己的挑戰錄像,想起自己兩場挑戰的2400米/秒球速。

“那個、須藤前輩,可以……”

可以不看錄像嗎?

悠鬥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聽見電子音響起:[共享屏幕。]

[第一場挑戰錄像,球速設定:100米/秒。]

“等一下,先暫停。”須藤對“繭”說完,問悠鬥,“你要說什麼?”

悠鬥:“不,沒什麼。”

沒想到“繭”會根據觀看人的不同自動調整倍速。

而且他跳到牆壁和天花板上的鏡頭也全部變成了地麵上的鏡頭。

這讓悠鬥鬆了一口氣。

須藤挑了挑眉,但沒有追問,揮手讓自己這邊的“繭”播放視頻。

看完兩段視頻,又看了試卷上的問題和悠鬥的回答,須藤眼裡劃過一絲了然。

“這是一場‘誘導’。”

“先將球速定在100米/秒……從視頻看,這個速度不會把你逼入絕境,也不會讓你遊刃有餘地通關,目的是讓你專注起來,把注意力集中在‘躲避球’上,而不是其他地方。”

如果把球速定在“單靠運動能力無法躲避”的等級,悠鬥勢必會開始思考,尋找“破局”的方法;而如果把球速定在“輕輕鬆鬆就能100%躲避”的等級,悠鬥就能意識到光躲球是不夠的,他會一邊躲球,一邊思考“要怎麼做才能在挑戰裡拿到高分”。

“通過這種方式誘導你忘記‘目標是提升思維能力’後,‘繭’又通過問問題和打低分的方式,誘導你把注意力集中在‘尋找規律’上。”

須藤猜想,當第一關結束時,悠鬥的想法不外乎是“原來要在躲避球的同時尋找規律”“這才是真正的挑戰內容”“我要吸取這次的教訓”等等。

於是在他的潛意識裡,“尋找規律”已經成為了在挑戰中拿到高分的方法。

須藤繼續道:“而當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尋找規律’上時,思維會再一次變得局限。”

“換句話說,你的思維停留在了第一場挑戰裡。”

須藤讓“繭”播放了第二段視頻的開頭,將悠鬥忽略的一點拎出來。

“舉個例子,在第二場挑戰開始前,‘繭’問的是‘是繼續提升思維能力的挑戰,還是開始新的挑戰’,然而你理解成了‘是重新進行剛才的挑戰,還是開始運動能力的挑戰’吧?”

努力記筆記的悠鬥:!

確實。

明明“繭”當時問的是“繼續挑戰”,而不是“再次挑戰”或者“重新挑戰”,他卻完全沒有注意,思維還停留在上一輪。

“第二輪挑戰開始後,你將重點放在了尋找規律上,當找到的規律越來越多,你發現了一條‘安全路線’。”

“從第一輪開始的誘導和麻痹在這裡開始起作用:你發現了一條‘通過自己的努力和觀察找到的安全路線’,你很信任它。”

如果這條路線不是挑戰者親自發現的,而是“繭”指引,比如突然亮起來的路線,挑戰者一定會心生警惕,不會輕易上鉤。

“而認定這是一條‘安全路線’的後果是,你上當了。”

第二段視頻停在了悠鬥“緊急刹車、腳下不穩”的平地一摔上。

沒想到這孩子還會平地摔。

總覺得有些違和。

須藤一邊想,一邊單手擰開“繭”提供的礦泉水瓶蓋,喝了口水潤了潤嗓子,確認沒什麼遺漏後,簡單總結:“你從一開始就被‘繭’誘導了。”

就像被木偶師牽著的提線木偶,一步一步走向關卡設計者提前挖好的坑裡。

悠鬥捧著滿滿一頁A4紙的筆記,受益匪淺。

“須藤前輩,如果是你參加這兩場挑戰,你會怎麼做?”

“我比較喜歡‘猜出題老師的意圖’。既然目標是提升思維能力,大概會先猜關卡設計者要怎麼通過‘躲避球’鍛煉我的思維能力。”

老實說,用“躲避球”鍛煉思維能力,這個點子不是一般人能想出來。

再加上一環扣一環的層層誘導……真可怕。

須藤想到了什麼,問悠鬥,“你在挑戰開始前沒有問過這個問題嗎?”

悠鬥問過。

“‘繭’讓我在挑戰中尋找答案。”

現在想想,這或許就是拿高分的提示。

像須藤前輩那樣,掌握主動權,通過主動思考猜測關卡設計者的意圖,想到設計者所想,靠思維能力拿到高分。

“須藤前輩,你可以教我怎麼才能像你一樣思考嗎?我會交學費的。”

他想在第四場挑戰裡拿高分。

隻要錢能到位,教你什麼都行。

這是須藤對待像悠鬥這樣的優質大客戶的準則。

然而這一次和之前不同。

在悠鬥說完“我會交學費的”後,須藤莫名後背一涼。

很難用語言描述這種感覺,就好像有人盯著他。

“學費就不用了。”

後背發涼的感覺消失,一切像是他的錯覺。

須藤又喝了點水壓壓驚,對悠鬥道,“要讓你變得像我一樣思考,還挺難的。”

“我們原本就是兩個人。思維方式和‘旋轉球’不一樣,不是想學就能學的。”

不同的經曆造就了不同的性格和思維方式。

須藤很欣賞悠鬥的性格,至於思維方式……悠鬥現在才12歲,還有成長的空間。

也不用像眯眯眼的初中生或紮小辮子的初中生那麼聰明,彆被騙子騙錢就行。

“說起來,你為什麼突然想提升思維能力?”

明明在懸崖時還沒有想往這方麵發展的苗頭。

是在集訓營裡發現自己在思維上存在不足嗎?

須藤一邊想,一邊問,“是因為即將到來的U-17世界賽嗎?無論是入選日本代表隊,還是在世界賽上贏得比賽,我覺得你都沒有問題,不用那麼著急地想提升思維能力。”

悠鬥一怔。

著急?有嗎?

悠鬥開始回憶兩天前的雙打比賽。

那個時候,他的計劃還是多讀幾本和心理學有關的書,而在剛剛,他想一下子學會在“躲避球”挑戰裡拿高分的方法……須藤前輩說的沒錯,是他太著急了。

他應該先複習A4紙上的筆記,舉一反三,將它轉化為自己的東西,以便記得更牢。

未來說不定能、不、是一定能派上用場。

想通這一點後,悠鬥不再打擾須藤:“謝謝,須藤前輩,我學到了很多。”

“啊,對了。”

在懸崖上的生活讓悠鬥養成了習慣,“剛才的內容,我要付前輩多少谘詢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