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翰林清貴(1 / 2)

月出皎兮 卉苗菁彩 3632 字 6個月前

在場所有官中除了謝知道、孟輝,就隻雲意不是翰林院庶吉士出身。

雲謝兩家世交親戚,雲意打小便沒少聽他爺雲老太爺念叨翰林清貴。

等他自己入仕選了京官後,巧不巧地妹夫謝子安選上了庶吉士,成了預備翰林,連帶地他也與同科的三鼎甲元維、祝文、馬英等免選翰林添了人情來往。

往來多了,見多了元維、朱文、馬英等人的風姿,聽多了翰林院裡的逸聞,雲意於翰林院的“清”、“貴”自是有了深入的直觀認識——翰林的“貴”是跟深埋在地底下的竹筍的一樣厚積薄發在十幾、二十幾年的清苦仕途之後。

翰林院的“清苦”,並不是常人以為的官俸微薄,生計之苦——似他做京官,俸祿其實也不比翰林院的翰林庶吉士們高。

實際上,經翰林院鍍過金的翰林庶吉士無不前途廣大,幾可謂是與秦異人一般的“奇貨”,而京裡也從來不乏目光長遠,舍得砸錢送美人囤積居奇的”呂不韋”。

何況,能進翰林院的,都有些書畫技藝,家常寫兩幅字畫一張畫,往書畫店裡一送,即便都是錢——翰林院的翰林、庶吉士雖不管事,但他的同年、同鄉、同門管啊。

求事的人以翰林、庶吉士的書畫作敲門磚攀上“三同”的關係辦成了事;“三同”落下字畫的同時也落下了現在翰林、庶吉士,未來閣老的人情;翰林、庶吉士們去了當下的生計煩擾,為未來積蓄;書畫店生意興隆,地方文風昌盛,如此四角俱全的美事,能有機會參與其中,誰又會何樂而不為呢?

總之,大慶朝建朝百年,沒一個翰林真因為吃不上飯而離開翰林院。

反之,京官則有許多。

貴者,物不賤也。似新科進士一朝選為庶吉士,成為翰林預備,甚至免選翰林,即刻間便奇貨可居,身價百倍——翰林之”貴”可見一斑。

翰林的“清苦”其實是俗話說的“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追求清高學問的學習之苦——似六部過百的衙門,再沒一個衙門似翰林院這樣嚴苛要求官員入仕後跟入仕前一樣“三更燈火五更雞”地手不釋卷,筆不停輟;也再沒一個衙門似翰林院這樣每三年換血十之二三的官員——統共不到五十個人的衙門,三年一科近三十個庶吉士,出館日,就隻八人能進翰林院,且新進舊出的,老人也將放出八個。

就這還隻是常例,沒加算上恩科取士。

論及勤苦,翰林院若謙虛第二,即再無一個衙門敢稱第一。

但隻勤苦,沒有清明高人的學術成就,也難在翰林院容身。

翰林院其實還是整個大慶朝一應衙門中最為清水,最難摸魚的地方。

似他那一科的榜眼、探花熬不住翰林院這份清苦,翰林院隻待了兩任,便雙雙轉去了禮部。

而他妹夫謝子安,則不聲不響的在翰林院待了九年。

那時雲意即知道謝子安胸懷壯誌,絕非久居人下之人。

果然,隨著大外甥謝尚一鳴驚人地連中六元,謝子安即刻連升六級,外放了山東學政,隨後一年升布政,如今更是封了伯爵。

厚積薄發,篤行致遠。莫過如此。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