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0章 三路並進(2 / 2)

蜀漢之莊稼漢 甲青 11960 字 6個月前

相比於漢函穀關,更靠近潼關的秦函穀關才是真正意義上軍事險關。

當然,這是對於以前來說的。

以前的秦函穀關,西據高塬,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

高塬上還有密林,猿猴難攀。

而北邊的大河,河水洶湧,船隻不通。

唯有中間一條崎區險道可行。

藏於山穀中的關口前麵,還有一條深深的絕澗,作為天然的護城河。

真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隻是到了後漢中後期,高塬上的密林已經被砍伐得差不多了,阻擋大軍的作用大減。

最要命的是,在後漢中晚期,開始進入小冰河時期,氣候逐漸變得異常。

函穀關北邊,原本作為天險的大河,水位下切,露出了大麵積的河床。

大軍可以從平坦的河床上直接繞過關口。

所以函穀關也就失去了作用。

現在的潼關,基本就是河水未下切前的秦函穀關縮水版。

之所以是縮水版,是因為潼關北邊與秦函穀關相同,雖有大河作為天險。

但南邊卻不是不可攀援的絕壁,而是連綿不斷的條狀高塬。

如此一來,想要守住潼關,就需要在高塬上布置不少兵力,防止敵人從不同位置偷爬上來。

比秦時的函穀關要稍遜一些。

不過秦函穀關雖然失去了險關的作用,但仍可以作為一個駐軍的前沿要地。

魏國,或者說司馬懿,把它作為阻擋大漢從關中進軍關東的一道防線。

平日裡魏軍駐紮於函穀關內,待漢軍過來,則提前在露出來的河床上安營紮寨,以壁壘營寨阻擋漢軍繼續前進。

露出來的河床,對於商隊旅人來說,足夠寬大。

但要作為戰場,那可就有些狹小了。

正麵進攻時,兵力無法全部展開。

不指望能擋住漢軍東進的步伐,但隻要能拖延上一些時日,讓洛陽那邊做好準備,就算是成功。

作為鎮守潼關,遙遙與函穀關相望的薑柳二人,自然是特意了解過函穀關的情況。

聽到馮都護的吩咐,二人不禁就是有些意外。

薑維忍不住地說道:

“中都護,魏賊在函穀關,隻怕是早有準備,吾等二人這些兵力,就算是攻下函穀關,隻怕亦無力直搗洛陽。”

馮都護聞言,臉上不禁露出有些詫異的神情,他看向薑維:

直搗洛陽,你可真敢想!

司馬懿是什麼人?

怎麼可能會留下這麼大的破綻?

更彆說從秦函穀關到漢函穀關這一段路,猶有陝縣、黽池、新安等城關,皆可駐兵。

司馬懿可是隻老烏龜,從他把關中布置成刺蝟般的防禦就可以看得出來。

若非馮都護所領的涼州鐵騎,是跨越時代的騎兵,能從涼州繞道並州,直插司馬懿的後背。

關中一戰,要打多久,要犧牲多少將士,還是個未知數。

從長安出潼關至洛陽的這條路,多是崎區險徑,司馬懿怎麼可能讓大漢長驅直入?

真要一路打過去,莫說需要多長時間,就是以大漢現在的實力,恐怕得舉國之力,才有可能打通崤函古道。

潼關到洛陽之間的大河水道,並不是說不能利用。

前漢孝武皇帝為了征伐匈奴而開挖關中漕渠,漕渠所運輸的糧食,有相當一部分就是從關東運過來。

隻是效率極低,而且要耗費大量的民力物力。

特彆是弘農到陝縣即靈寶到三門峽這一段,最為危險。

需要先在大河兩邊的懸崖上開鑿棧道,再讓纖夫在棧道上拉著船隻艱難而行。

否則的話,船隻根本無法在大河行駛,要麼是被洶湧的河水吞沒,要麼是撞上河裡的暗石而翻船。

饒是如此,運糧的船隻,最好的情況,仍不過是十存三四,超過一半都喂了大河裡的魚蝦。

這樣的運輸方式,就是在國力強盛時期,都難以長久持續。

要不然孝武皇帝後期,怎麼會造成“城郭倉廩空虛,民多流亡”“天下虛耗,人複相食”的慘狀。

在人口稀少的三國時代,除非迫不得已,否則是不可能乾這種事的。

這也是為什麼當年曹叡想要把長安的銅人和承露盤運往洛陽,卻無法利用大河運輸的原因。

因為那個時候的魏國,麵對季漢強大的壓力,已經是在苦苦支撐,哪還有多餘的民力?

就算是有民力,也有超過一半概率會在大河裡翻船,瘋了才會用大河運輸。

雖說季漢的大軍後勤壓力,相對於同時代的魏吳兩國來說,可能會輕鬆一些。

但想要保障後勤通暢無阻,肯定不可能光靠崤函古道這條崎區險徑。

終究還是要征發民夫去重修棧道,去當纖夫拉船。

真要那樣乾,能統一天下還好說。

萬一還沒統一天下,季漢就先耗儘民力崩掉了,那阿鬥可就妥妥是漢煬帝了。

司馬懿極有可能也是看出了這一點,故而這才想儘辦法襲取上黨,然後控製並州。

他這就是想要阻止季漢彷秦國滅六國故事。

戰國時代,秦國屢屢從函穀關出兵關東,皆不能全功。

而到了秦王政時代,秦軍不走崤函古道,而是從並州之地或南下吞韓,或東進滅趙,進而一統天下。

所以司馬懿這想要逼大漢走最難的那條路啊!

但見馮都護搖了搖頭:

“伯約有誌打到洛陽,這個很好。隻是這一次,我不強求你們直搗洛陽什麼的,隻要打下函穀關就行。”

“當然,就算是打不下……”

馮都護略一沉吟,最後還是沒有說出後半句,而是轉而說道:

“不管如何,你們能打多遠就打多遠,想怎麼打,就怎麼打,聲勢越大越好,我不會乾涉。”

說到這裡,他坐直了身子,加重了語氣:

“若是司馬懿隻顧謀取並州,導致洛陽空虛,讓你們一路攻打過去,趁機到達洛陽城下,那自是最好。”

不過這種情況,在馮都護看來,乃是想當然耳。

看到二人麵露喜色,他提醒道:

“隻是司馬懿此人,領軍頗有一套,行事又極為小心謹慎,依我看來,他恐怕不會如此大意。”

“所以你們一定要記住:量力而為,千萬不要過於勉強,真要事有不諧,就立刻退守潼關,明白麼?”

馮都護的目光落到二人身上:

“上黨出了問題,尚還可救,但若是連潼關都要出問題,那麼局勢可就真正崩壞了。”

“魏延之事,可一而不可再,明白麼?”

中都護這是拿魏延之事來提醒自己呢!

薑維和柳隱心裡一震,連忙鄭重應下。

在兩人準備離開的時候,薑維終是沒能忍住:

“中都護打算前往河東?”

馮都護打了個哈欠,舉起手裡的預桉文件擋住臉,打完嗬欠,這才放下文件,說道:

“沒錯,待李信厚即李球他們到了,我打算前往河東,會一會司馬懿父子。”

關將軍前往太原,在北。

薑維柳隱前往函穀,在南。

馮都護前往河東,坐鎮中間。

三路並進。

馮都護一邊說著,一邊眯起了眼睛,也不知是累了想打瞌睡,還是在想著什麼。

司馬懿,我倒要看看,你打算把重點放在哪個方向。

隻要太原不失,一切就都來得及。

王平,莫要讓我失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