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褚翜的震驚(1 / 2)

劉泰對於幾人承諾的封君,自然讓幾人躊躇滿誌,原本以為自己的爵位已到儘頭,等到打完戰爭後,自己大概就能安享晚年,但沒有想到劉泰居然許諾了封君。

雖然並不是分封到炎漢國家內,而且是分封到炎漢周圍海島上,但即使如此,這可是用自己的名字來建立國家,用自己的意誌來建立律法,自己在這島嶼上能貫徹意誌。

甚至就算將來自己的子女弄出了什麼天怒人怨的事情,還有大漢給自己擦屁股呢!

雖然名字叫做封君,說難聽點可能叫做島主,但他們都非常清楚,這就是裂土封王。

對任何一個位高權重的人來說,沒人會拒絕裂土封王,尤其是合理合法的裂土封王。

而劉泰對他們的許諾,很快便傳到褚翜耳朵中,沒辦法劉泰公開跟這些家夥這麼說,這就等於劉泰沒要掩飾的意思。

在這樣的情況下,褚翜果斷便向劉泰這邊跑過來,確認這一件事情。

“大王,我聽聞大王許諾,等到晉廷覆滅,炎漢一統,便打算冊封有功之臣為封君,分封沿海的島嶼,傳承一姓之家?”褚翜不由對劉泰詢問道。

“的確是有這想法!”劉泰認可的點點頭道,“我時常在想,我炎漢對待世家已算得上是仁至義儘,但世家卻謀權篡位,這到底是為何?

說到底,還是人心不足,欲壑難填!

所以,既然人心不足,那就填滿人心,欲壑難填,那就塞滿欲望。

若成為炎漢的高官厚祿依舊不能滿足,那就讓他立一姓之國,得以傳承世家。”

“大王,我自然相信這些將軍們的忠誠,但他們的子女,他們的子孫,卻未必啊!”褚翜苦口婆心的說道,

“周朝分封天下,但最終先有春秋,後有戰國,乃至始皇一天下。

如今大王再行分封之策,難道就不怕,大漢重蹈覆側嗎!”

“製度是靠不住的,任何製度都是有腐朽的時候,到時候想要撥亂反正,那就隻能指望再出一個劉氏宗親,來撥亂反正了!”

劉泰從容的笑了笑,道,“不過,分封島嶼與陸地的最大不同,那就是陸地的承載是無限的,隻要不斷開發,總能掌握更多的邊界。

但海島的話,海島的大小就在那裡,有著天然的邊界,若是繼續開拓自然會被遏製。

同時如果將來有人想反攻大陸,那他就必須自己承擔起船隻的製造。這才是最困難的。

因為隨著艦隊不斷更新換代,島嶼也許能夠靠著積累積蓄一支艦隊。

但缺少相應的造船產業,以及相應的供應鏈,那麼天然會被大陸所壓製!”

劉泰聳聳肩道,“海洋是天然屏障,是壓製島嶼發展最大限製,所以不會出現路上分封,對炎漢的直接威脅。

當然,如果有島嶼來奮六世之餘烈,直接擊潰大漢所有艦隊,奪取大漢造船基地,占領大漢造船的原材料土地,大漢居然還反撲不了,那大漢真活該覆滅!”

聽到了,劉泰這般的話,褚翜明白劉泰的意思,這個政策劉泰肯定會執行下去的。

對劉泰來說,自己一直以來的目標就是給大漢引入海洋的基因。

這是劉泰自始至終都未曾忘記的目的地,也是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做到的目標。

畢竟在劉泰看來,自己就算是完成華夏的統一,等到自己死後,炎漢頂多再撐一個三百年然後就崩潰了,到時候應該是李世民崛起,掃蕩天下完成統一。

而李世民這一種不講道理的家夥,武能腳踢武廟,文能治國安邦,就算以唐代漢一樣能坐得穩天下。

至於什麼漢室三興後,天底下的人就會認為天命歸劉這一種事情,在其他國家也許還有可能,但在華夏這一片土地就省一省吧。

在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一句話之後,所帶來的精神力量已經徹底終結了對於權貴的階級崇拜。

所有人心中隻有一個念頭,那就是為什麼做權貴的不能是自己!

在這樣的情況下,除非權貴恪儘職守,道德傳家,否則上層做錯一分,傳到下麵能夠把影響擴大到一萬分。

最典型的就是鵝城的百姓,黃四郎不算睿智,但也不算白癡,但他的每一分舉動,都會讓底下的人被無限的放大。

從迎接縣長的猥瑣,到狀告武狀元的滑稽,以及逼死六子的死仇,可以說從上到下每一個被黃四郎剝削壓迫的人,本能的都想要把事情給鬨大。

一直鬨大到把黃四郎隻能跟張麻子硬碰硬,到黃四郎被徹底推翻。

可以說,看起來張麻子是推翻了黃四郎的人,但實際上卻是整個受到黃四郎剝削的鵝城百姓,一步一步把事情推到張麻子與黃四郎必須要死一個地步。

而劉泰也清楚,自己不論是怎麼樣改革,隻要是視野中隻有自己的大統一王朝,那後麵華夏肯定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說到底,就是生產力無法承載足夠人口,以及分配製度出現問題所帶來的一係列反應。

所以,節流這種事情在華夏這個大統一王朝是行不通的,就隻能選擇開源。

直接開啟所謂的大航海時代,在華夏這土地上是行不通的,因為華夏這一片社會是農耕社會,而且有著自己的道德倫理體係。

很多的邊邊角角,對國家來說,治理起來成本太高了,至少不可能在這個時代為了一戶人家修一條道路對不對。

所以,華夏不太喜歡擴張,或者說擴張土地對於農耕民族來說,是必須要保證收獲的。

否則隻要維護的成本過高,那中央王朝就喜歡把這土地給丟掉。

但很多對國家來說,不值得投入的地方,但對一家一姓,甚至一些功高震主的武將來說卻是完全不一樣的。

彆得不說,哪怕隻是一個十幾畝土地的島嶼,隻要這地方真的有淡水,能種田,能夠讓自己的家族存續下去,那他們也很願意搬遷的。

更不要說,海南,夷州,琉球,扶桑這些島嶼,就算以這時代的生產力,也是能養活幾十到一百萬人口,能夠在這些地方坐一個國王,傳承自己的家主都是心滿意足的。

所有分封到了土地的封君都是會去治理當地,開發當地,然後成為華夏文明的一部分。

而在這幾處開發出來後,後世將領成為封君後,想要再拿到好土地,而不是零零碎碎的小島,那就隻能不斷向著外部去探索,去尋找尋找其他的適合島嶼。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