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兩個戰場(1 / 2)

誰先打問號誰就贏了——這還真不是薇拉隨口瞎說的。

倘若將輿論戰場比喻為兩個互相看不順眼的人吵架, 雙方都在據理力爭, 儘可能地拉攏旁觀者站在自己這一邊的話,就很好理解了。

如何儘可能地拉攏周圍的人站在自己這邊呢?

首先,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點:聲音大。

如果其中的一個人說話的聲音蓋過了所有的人,管他是用了喇叭還是擴音器音響,當他說話的聲音完完全全掩蓋了另一個人的聲音時, 周圍的人自然就會隻聽他說話。

因為他聲音太大, 因為人們聽不見另一個人的解釋。

其次, 聲音好聽。

這個聲音好聽就比較複雜了, 不單純指這人原本的聲音,還包括了說話的方式、蘊含的情感、講道理的手法等等。

如果二者的分貝一致,周圍的人絕對會更偏向於會說話的那個。

除此之外,當然還有諸多細節和內部外部原因, 比如吵架雙方自身給人的信賴感和行事等等……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兩條要素最為重要。

眼下,就當正義聯盟是在和沃克政府吵架……毫無疑問的,正聯吵不贏的。

彆看薇拉好像一直順風順水, 暗中引導輿論偏向超英,把沃克政府和軍工利益集團給坑得夠嗆, 但是從頭到尾,她所用的“薇妮莎”作者號都沒有明說過正聯的半句好話。

她每一次發言出聲, 表麵上看似是站在超英的角度說話, 實則就是在抨擊政府, 選擇的角度都很像是共和黨的人在攻擊民主黨。

這才是“薇妮莎”的屢次發言挑釁抨擊沃克政府, 都沒有被某些相關政-府部門直接屏蔽或者查水表的根本原因。

要知道,燈塔國雖然天天宣傳言論自由,但政府可是有專門的網絡輿論管控部門的。

他們時時刻刻都在監控著整個互聯網的動向,一旦發現有不利於國家的言論或者是某些被明令禁止的宣傳,就會以各種方式掩蓋掉這些訊息。

最嚴重的,比如宣傳種花家的就被直接刪除銷號。

稍微不那麼嚴重的,比如像蝙蝠俠的澄清新聞一類的玩意兒,就是直接降低權重(這個虧超英們早就吃過了)

但是像“薇妮莎”的文章這種一看就好像是共和黨手筆的玩意兒,管控部門的人基本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驢象兩黨之間怎麼吵都不為過,反正他們都已經習慣了,索性兩邊都不得罪,假裝沒看見。

而且,在前期的反擊中,薇拉自始至終都沒有依靠過任何的傳統媒體。

她不是不想,是這些傳統媒體老奸巨猾、立場分明,壓根就不會去報道正聯的正麵消息。

那時,她隻能借用自媒體和一些反製手段,在驢象兩黨和諸多利益集團的夾縫中艱難運營。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兩個人吵架的時候,正聯這邊不僅聲音小到聽不見,鑒於之前的某些原因還不怎麼“好聽”的時候,該怎麼在吵架撕X中完爆對方呢?

很簡單,先罵人就對了。

——我先罵你,所有人第一個聽見的就是我的聲音,給這起爭吵定性的第一印象就是我被你氣得罵人,所以是你做錯了。

這種手段在危機公關中也很常見,從心理學角度上來說,被稱作“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又被人稱作是“先入為主效應”。

這個概念,大概意思就是人們對某件客觀事物或者人物的第一印象最強烈,持續時間最久,並且會對之後的交往關係造成極大影響。

比如說,HR在麵試新人時,如果第一次見麵時,對方的一身打扮不修邊幅,那麼即便此人之後被聘用了,HR對這人的終生印象估計都是“不愛乾淨”、“不注重細節”的惡劣印象。

放到輿論公關中,“首因效應”也應用得頗多,新聞人們就搶占信息首發,從而引發“首因效應”而引導輿論。

征得正聯全員的同意,薇拉再度聯係上了查爾斯教授和自家甲方爸爸沃辛頓三世,借用沃辛頓三世名下的傳統媒體,氣勢洶洶地按住了紐約市政府往死裡罵,把對方打了個措手不及。

市中心發生爆炸就是你們沒有提前察覺的錯!

警察隻顧阻攔記者、不組織救援隊進去搶救傷亡就是你們的失職!

彆跟我扯那麼些有的沒的,彆跟我逼逼賴賴說什麼超英,納稅人是給政府繳稅了,你們就該保障公民安全!

就是你們的錯,就是你們的錯!

這就是第一個開麥的好處了。

沃克政府是不可能反應那麼快的,他需要處理美隊的身份問題,也就是說,在現在這個信息空窗期發聲的,就隻有動作迅速的正聯。

而因為這些媒體來勢洶洶,一副理直氣壯、憤慨異常的模樣,讓大多數人都在這種首因效應的影響下……認為這起爆炸案全都是政府的錯。

要知道,傳統媒體和互聯網媒體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根據當年的信息調研,美國十三歲以上的寬帶用戶數量為1.69個億,而傳統媒體的覆蓋麵是網絡的兩到三倍。

彆看薇拉她們之前在網絡上折騰得貌似風生水起,實際上全國還有很多人,壓根就不怎麼接觸社交網站和網絡,他們接受信息的方式基本都來自傳統媒體。

沃辛頓旗下的幾家電視台從前就經常抨擊吐槽政府,它們的受眾本來對沃克政府就非常不滿,再被這個令人震驚的消息一激……

公共輿論立刻就炸了鍋,群情激奮到了極點,所有看見新聞的人都不由得義憤填膺地痛罵紐約市政府。

薇拉親自操刀的新聞稿實在是太狡猾了,她硬是抓住了紐約市在應對這起爆炸案中民眾最不能容忍的幾個點:

一是完全封鎖現場,連記者都不被容許采訪;二是明知道裡麵有傷亡,卻不派醫療隊進去救援。

尤其是紐約本市的市民們,他們是親眼看見過當時布魯克林區爆炸的威力的,也有不少人直接被警察攔在了封鎖區外麵,麵對媒體的報道,他們最為感同身受。

無他,這些媒體有關於政府行為的報道可一點兒都沒有誇大其詞,他們親眼見過了好嗎!

……倘若現在紐約市長敢不帶入直接走在大街上,指不定會被憤怒的紐約市民們指指點點外加丟爛番茄臭雞蛋什麼的。

這讓沃克和紐約市政府百口莫辯,簡直鬱悶到以頭搶地。

因為他們在察覺到爆炸現場的情況時,是的確存有某種陰險的小心思……這玩意兒是不能夠深究解釋的。

於是,他們就隻能眼睜睜地看著這股風潮越演越烈,這些電視台和報紙往他們頭上潑的臟水越來越多,民眾對於沃克政府和民主黨的支持率開始大跳水。

為此,不少人甚至在紐約街頭□□示威,要求政府為這起事故負責。

沃克:“……”

紐約市長:“……”

他們捂著胸口,快快地加緊推動美國隊長身份曝光的問題。

沃克政府的公關自然不是吃素的,沃克背後的團隊能成功地讓他成為總統,自然也知道如何應付這些莫名其妙的公關危機。

“在麵對這麼一個憑空飛來的大黑鍋,且礙於自身缺陷沒辦法甩掉時,最好的辦法就是模糊焦點、胡攪蠻纏。”

薇拉對通訊頻道裡的眾超英解釋道:

“——這種手段是政府公關的管用手法,如果我是沃克背後的幕僚團,我就會把“爆炸案應該由誰負責”的問題轉向“爆炸案由誰引起”,然後再買一波慘,把責任全都丟到你們的身上。”

屆時,“不小心”暴露出美國隊長在現代蘇醒,並利用隊長的名聲打壓正聯,就再自然不過了,既轉移了矛盾,又足以掩蓋紐約市政府的失職。

“……也就是說,我還是得被當成毆打隊長的大反派?”

哈爾煩躁地在天上盤旋了一圈,惱火道,“他們打算什麼時候行動?”

這種明知道對方會使壞,但是既阻止不了,又得為此事做出心理準備的感覺真是太糟糕了。

綠燈俠雖然的確不怎麼在意自己身上的壞名聲,但是對於自己或將被大家認作是童年偶像美國隊長的敵人還是有點難過的。

“我記得你之前不是說過,隊長身份曝光這件事還沒那麼簡單?”

“那是之前。”

薇拉淡定地反問,“你以為以現在的輿情,隊長身份曝光之事還會如之前那樣艱難拖遝嗎?”

之前她判定美國隊長身份沒那麼容易曝光,是因為不光共和黨反對,就連民主黨內部的某些勢力也不會輕易同意。

可現在,公眾輿論越演越烈,對民主黨十分不利,那麼民主黨內肯定還是會捏著鼻子支持沃克。

這些阻礙一消失,沃克隻用解決共和黨就能成功曝光美國隊長蘇醒的消息了。

哈爾臉上那可憐的希冀神色瞬間破碎,倒是布魯斯沉吟片刻,突然道:

“你是故意的?”

幾天以來,布魯斯總覺得薇拉這種囂張的應對手法哪裡不對,直到現在這姑娘坦白地這麼一說,他才察覺到了其中的微妙之處。

簡單來說……“首因效應”這種危機公關手法,雖然有效,但是並不像薇拉本人製定的計劃。

以薇拉慣常善用的危機公關手法,這種攻擊性強大卻偏正麵的耿直手段還真不符合她個人一貫的風格。

但是如果從沃克的角度來說,薇拉的這種先發製人的手段,反倒會讓他們儘早把美國隊長推到公眾麵前。

跟聰明人說話就是省口水,薇拉爽快點頭:

“對,我就是故意的。”

她一臉若無其事,卻在輕描淡寫之間,丟出了一句非常厚顏無恥的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