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數據(1 / 2)

() 徐劍仁解個手花了有將近20分鐘,同學們討論到最後實在是沒什麼可說的了,便各自在桌子底下玩手機。

“有結果了嗎?”

“老師,關於這個故事,我聽過一個不同的版本。”有同學舉手示意。

“版本不止一個,把你知道的哪個說來聽聽。”徐劍仁把雙手置於台前,身體微微前傾。

同學說道:“我聽過的版本出自《韓非子說林上》,主要講一對魯國夫婦決定搬到吳越地區生活,可鄰居卻認為他們肯定會難以維係生計,因為當地人既不穿鞋,也不戴帽,夫婦倆所掌握的手藝完全沒有用武之地。”

“哦,讓我想想。”

徐劍仁稍加思索,隨後說:“原文是不是:魯人身善織屨,妻善織縞,而欲徙於越。或謂之曰:‘子必窮矣!’魯人曰:‘何也?’對曰:‘屨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縞為冠之也,而越人被發。以子之所長,遊於不用之國,欲使無窮,豈可得乎?’魯人不應,攜妻之越。居三月,悄愴而返。”

“好像是。”那位提問的同學被這脫口而出的古文唬住了,低頭大致翻譯了一遍,連連點頭稱是。

“韓非子收錄的這篇故事,應該算是可追溯曆史最早的了,魯人徙越也流傳有兩個版本,和咱們買鞋的內容大同小異。”

徐劍仁趁這個機會,又給大家科普起額外的知識。

“在座各位誰聽過火車丟鞋的故事?它講的是一位老者在旅行途中不小心弄丟一隻鞋,索性把僅存的另一隻鞋也扔出了窗外。”

“對鋪的人不解,問他為什麼,他笑著說:‘既然鞋子已經拿不回來了,與其留著剩下那一隻,倒不如丟出去看看能不能成全彆人。’”

“我聽過,是聖雄甘地。”

“不不不,我聽過的版本是蕭伯納。”

同學們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有馬克吐溫的,有高爾基的,有的乾脆連名字也略去了。

且不說為什麼名人總喜歡乾同樣的事情,本該擺在地上的鞋子是如何詭異地從車窗掉出外邊,用一般的理由顯然解釋不清楚。

徐劍仁把教室的雜音壓下去,緩緩說:“平時我們所接觸的名人典故,絕大部分經過藝術加工,有些甚至乾脆是杜撰的,目的是為了給我們灌輸一種思想精神。”

“被蘋果砸的牛頓、數學考1分的愛因斯坦、發明大王愛迪生以及喜歡喝馬桶水的島國人等等,諸如此類的例子我可以輕鬆舉出兩隻手。”

“我們平時在做數據調研或者利用現有數據進行分析建模的時候也會麵臨相似的困境,如何得出一個準確客觀的結論。

“假設的前提是重中之重,數據是客觀的,但提供數據的人具有主觀立場,這就變向導致了數據的潛在不客觀性,聽起來像不像薛定諤的數據。”

“事實也確實如此,同樣的數據,基於這個假設前提得出來的結論是正確的,但擱在另一個假設前提就成了謬誤。”

“我們拿一個例子方便大家理解,有一家互聯網機構通過全年的影院電影票連坐率來推算各個城市的單身比例,請問這樣合理麼?”

“明顯不合理,去看電影不一定是和對象,有時候也會和舍友閨蜜組團。”

靠近講台的前排女生反應迅速,在徐劍仁的課上撿到一題送分題不容易,要把握住機會刷存在感。

徐劍仁頷首道:“是啊,我想大家都感同身受,依靠這個數據計算得出的單身率無疑會有失偏頗,再進一步討論,我們來選個參考樣本,提高結論的精度。”

“各個節假日的客房雙人率。”角落頭幾個駕輕就熟的老司機幽幽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