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同(1 / 2)

聖人博弈,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相互混雜,便是另外一位聖人,也難以辨彆其中真偽。

這是巫妖大劫後,諸聖在漫長的博弈中逐漸成長起來的。

看看如今的截教聖人便知道了。

封神大劫吃了虧後,再次出關,便已學會了其中真髓!

於人間悄無聲息,便成就道統。

且是史無前例的昌盛道統!

以白澤之間,僅僅是現在,華國所展現的種種勢頭和神異,已經遠遠超過了昔年的夏後氏立國之初的勢頭。

旁的不提,隻要華國一統南瞻部洲,幾乎就可以立刻封禪泰山,告祭天地。

如此,帝朝可成矣!

本會元姬周,辛苦三十六萬年,夢寐以求而不可得的道統之果,於華國不過唾手可得罷了!

就連聖朝,華國隻要維持如今局麵而不變。

恐怕也是萬年之內,便能奠定根基。

十萬年中必然升華!

唯那‘天、朝’,白澤心裡也沒底。

蓋因天、朝,從未有人觸碰過。

夏後氏昔年,窮儘所有,也隻是摸索到了天朝的門檻。

但,終究是隻見大門,卻不能推門而入。

更不提一窺其中奧妙了!

隻能是想象,隻能是猜測。

從聖朝偉業,去猜想那天、朝盛世的景象!

聖朝之主,口含天憲,言出法隨,以地統天,號令山川,封敕三界。

準聖做三公,大羅為元輔,金仙充州牧。

天朝之君,怎都該超越聖朝之主!

至少當有替天行道之權,有統禦群星之柄,駕馭山川之能……

這就是巫妖大劫前,巫族和妖族的綜合版了。

然後……

既為天、朝,替天行道,三教人物,豈能不受鉗製?

縱然聖人,恐怕也要受些限製。

來自天、朝的限製!

當然,這些都是想象、猜測。

基於聖朝的想象,基於夏後氏時的猜測。

到底如何,無人知曉。

內心念頭翻轉,白澤表麵上略作驚訝:“道友……竟已如此?”

廣成子聽著卻是後悔了。

“原來白澤並不知道此事!”

想想也對,如今天人相隔,因果氤氳,諸天之事,哪裡能傳到人間?

且玉虛宮也不大可能主動宣揚此事。

恐怕在很多人記憶和印象中,他廣成子依然是那個闡教大弟子,深的元始聖人看重的心腹愛徒!

“大意了!”廣成子在道心之中暗暗後悔起來。

這可是一張好牌!

隻要其他人並不知道他已是闡教叛徒,那麼,他的回旋餘地與可操縱空間就大了許多。

而且……

廣成子想起了元始聖人。

“或許就算是他,也未必會拆穿我,組織我……”

從前,廣成子是闡教聖人愛徒,自詡聖人衣缽繼承者。

自然事事都站在闡教大道,闡教秩序的角度考慮問題。

而且,與聖人相近,難免在道心之中,忽視掉一些東西,美化一些東西。

如今跳脫出來,叛門而走。

卻是打破了過去的桎梏,粉碎了那些曾經的幻想。

於是,廣成子反倒是可以更客觀、更仔細的看清楚元始聖人的道心與大略。

所以,廣成子知道,即使他叛門,縱然他背叛。

但隻要他做的事情,不違背闡教大道,甚至暗合闡教之道。

那麼,元始聖人,隻會坐觀其成,甚至鼓勵、嘉獎!

想明白這些,廣成子就暗自在道心感歎起來:“難怪……難怪……”

從前許多不解,頓時豁然開朗。

燃燈叛門?聖人何故無視?

因為,燃燈雖叛門而出,但卻為闡教道統西傳,鑽了一個口子。

本會元,在燃燈、普賢、慈航、文殊等人的宣揚和傳播下,闡教之道,悄然融入西方教之中。

未來,若闡教道統成就聖朝之基。

那西方佛陀、菩薩,隨時都可搖身一變,而為聖朝佛陀、菩薩。

故而,燃燈之叛,聖人非但無視,可能還在暗中予其便宜行事的便利。

燃燈等人能從東勝神州、南瞻部洲,帶走那許多仙山、靈脈、福地、洞天,未必就不是聖人默許的!

所以……

叛門不重要。

重要的是有價值!

要讓聖人知道自身價值!

隻要有價值,彆說叛門了,便是再忤逆一點,再激進一點。

聖人都會無視。

甚至……

人教、截教、妖教、西方教,都會競相拉攏,給與好處。

價值越高,好處越多,便利越大,拉攏也越頻繁。

那九幽血海的冥河,恐怕就是因此而活。

那妖師鯤鵬,也當是因此,才能逍遙至今。

還有那昔年的妖帝子陸壓……大抵也是如此!

哪有什麼縱橫三界,曆劫不死的人物?

都是有價值的棋子。

諸聖博弈的籌碼!

因為有價值,而且價值很大。

這些人才能活過一次次劫數,掙脫一次次的死劫。

非是如此。

這些人,怕是早就已經灰飛煙滅了。

越想廣成子的內心越發明亮。

他知道,這是頓悟了。

天道給他開了口子!

“本座,要想活命,要想證道,就須得做一個有價值的人!”

“不止對諸聖……”

“也要讓天道看重才行!”

如此想著,廣成子看白澤的眼神有了變化。

“白澤此來恐怕是天意指引,因果牽引!”

“至少也是受截教聖人之命!”

於是,廣成子終於定下心來,與白澤拱手道:“道友,先前道友似曾有曰,這華國將陳米、宿糧,送去那邊塞,救濟難民,乃是彆出心裁,深有有意?”

“貧道不才,還請道友指教!”

白澤詫異的看了看廣成子,還是按著聖人吩咐,道:“不瞞道友,此事,乃與貧道方才所言種種有關!”

“人族凡人,雖不能直接以靈糧為食,若無根基,貿然進入福地、洞天,也是有害非福!”

“但,這卻可以慢慢適應!”

“正如那饑民,若一下子予其酒肉麥餅,定是腸胃不適,撐死者不計其數!”

“然,若以粥飯為引,逐漸引導,慢慢適應,半旬之後,肉身漸漸適應,便可無礙……”

“將養一月,則可漸漸以靈糧摻入飲食之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