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家家在搞錢(2 / 2)

春雷1979 牛凳 6644 字 5個月前

吳青禾繼續道:“我那位同學,老師當不成了,一家老小又要養活,於是被幫那些船老大拉去做賬。每次分點私貨,他轉手一賣,一次就能幾十上百的進賬,抵得上我們當老師大半年的工資了。這不,我家裡人才催我回去,說我教一輩子書,都沒有賣滌綸布的文盲掙錢。”

吳青禾的語氣中透著落寞和失意。

韓春雷沒有想到,吳青禾他們那邊會到了學校都關門,全民皆走私的地步。

“吳老師你現在也是在賣私貨?”韓春雷問。

“是啊。賣滌綸布。生意還不錯,一天能賣掉兩三百米的布。”

吳青禾指了指杭州的方向:“這次,有個杭州的朋友想要點這個貨,所以我就給送來了。”

韓春雷若有所思:“這滌綸布得多少錢一米啊?”

“我們賣的話,就三塊一米。不過沒他們轉手掙得多。”吳青禾直接道。

韓春雷點了點頭,這一點吳青禾說得大實話。

這滌綸布,還有一個人們耳熟能詳的名字,叫“的確良”。

在這個物資缺乏的時代,人們穿衣主要以棉布為主。但是棉布的顏色比較單一,而且不耐穿。的確良這種料子光滑、耐用,還可以印染出鮮亮的色彩和圖案。這個時候,要是能有一件的確良的衣服,那絕對是一個追趕潮流的時髦人。

去年韓春桃結婚,毛玉珍買過幾塊的確良的布,大概是要10塊錢一米,價格很是不菲。

吳青禾說,他一天就能賣出去兩三百米滌綸米。就算他一天平均能賣兩百米的滌綸布,按照他三塊錢一米的價格,一天就能營收六百,一個月將近兩萬的營業額。

就算他50%的利潤,這一個月淨利潤都能上萬啊!

靠,一個月,一個人,掙出一個萬元戶???

兩個月的淨利潤,就頂上了他春雷茶業去年一年的利潤?

走私,真踏馬是暴利啊!

韓春雷這麼默默一算,心裡有些酸了。

難怪蔡井泉又是大金鏈子、又是大金牙的,在東門墟招搖過市,看來這家夥是真掙了不老少。

吳青禾看著韓春雷一臉震驚的樣子,並不奇怪。

因為他當初也這麼被震撼過!

他壓低著聲音,說道:“我們這個滌綸布,掙得並不算多。他們賣手表的,有人一天能賣出2000隻,那個真叫日進鬥金啊!”

“一天賣兩千隻手表???”

韓春雷聞言,不禁咋舌:“你們這貨怎麼賣?是在船上,還是?”

“有專門的市場。光我們公社就有七八個這種市場,有能耐的就在市場裡占個位置。沒能耐的就背著東西滿街跑唄。”吳青禾道,“我哥乾這個買賣乾得早,所以我們家在市場裡占了兩個位置。”

韓春雷點了點頭,這事絕非他一個人能行的,肯定是整個家族在走私。

就在這時,餐車乘務員送來了鋁製飯盒裝的餐食。

吳青禾一邊打開飯盒,一邊說道:“春雷,你要是想買什麼香港貨、台灣貨,你就跟我說,保證比你從深圳買的要便宜。”

“好啊!要是有機會,我也想去你說的市場看看,我很想見識一下。”韓春雷饒有興趣。

“歡迎啊,你也不用什麼有沒有機會,你要是這趟不趕時間回深圳,就跟我一起下車唄。再過兩站就到我們溫州站了,方便的很。”吳青禾一邊吃飯,一邊發出了邀請,“我還能帶你去我們拿貨的碼頭看看,每天那些漁船進港時,真是千帆入港,船桅林立,蔚為壯觀啊!”

“還可以去碼頭參觀嗎?”韓春雷頗為意外。

“當然可以啦,這有什麼不方便的。那就這麼說定了,一會兒跟我下車!”吳青禾說著,猛挖了兩口飯。

吳青禾對柴家塢的人很有感情,對韓春雷自然也是格外熱情,加上韓春雷對他說的這些,也真的非常感興趣。

於是乎,韓春雷臨時改道,跟著吳青禾在溫州站下了車。

之後跟著他轉了小巴,輾轉一路,到了吳青禾的家鄉——溫州樂清三山鄉。

************

作者的話:文中提到的關於當時浙南沿海全民走私,就連學校都關門停課的這段曆史,是真實的。這段故事,我取材於《鄉村教師的最後一課》,這是我翻查資料的時候,意外查到的當年媒體的一篇報道。

這篇文章講述的是鄉村教師吳定法的故事。當時隨著走私的風刮到村裡,村民們的思想都跟著變了,村上流行起了一句順口溜:“一次走私走成功,可抵種田300工”。

推薦下,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可以緩存看書,離線朗讀!

“那些連字都不認識的人都發了大財,憑什麼?”這個念頭燒灼著吳定法心神難安。

直到有一天,空蕩蕩的教室裡隻剩下5個學生,吳定法在黑板上寫了一行字:最後一課。

這節課後不久,學校全麵停課。

文中提到,當時那個氛圍,家家在搞錢,全民皆走私,真是一點都不為過。

(不用百度《鄉村教師的最後一課》和吳法定,百度上你們查不到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