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第 116 章(1 / 2)

儘管陪宣和帝時常留大臣用飯, 而且對大臣時,隻要不隨便惹怒他, 他也大都是假以辭色的。可自從越國公起複進京之後,宣和帝對越國公的關注似乎超過了以往的任何時期。

朝臣們自然都不傻, 宣和帝就算隻是撓個癢, 他們都要琢磨出好幾種可能:是不是最近哪裡又有流寇作亂了?還是說那些前朝宗室的子嗣又蠢蠢欲動了……

如果說大家一開始都覺得宣和帝對墨珣另眼相待的話, 那麼時間一長他們也慢慢琢磨出味兒來了——就算不是墨珣, 是趙珣、王珣、李珣, 隻要誰越國公認下的,那宣和帝都會像這樣對他另眼相看的。所以宣和帝的目的可能不是墨珣, 還是越國公才對。

此時禦史丞被派到建州去了, 那麼整個禦史台最大的就是師明遠這個禦史副丞,這不就等同於是將越國公原先的職位還給他了嗎?

那麼宣和帝自打登基以來對師明遠的態度都不算親厚, 就連當初師明遠上奏去職請求回鄉丁憂時, 宣和帝都是巴不得讓他趕緊滾蛋的……怎麼區區三年時間,宣和帝就改變主意了?還是說這三年之內發生了什麼是他們所忽略掉的嗎?

為期一個月的圍獵結束之後,宣和帝與內命夫及翁主們便都留在行宮避暑。原先宣和帝曾私下裡同越國公提過的, 要讓幾個皇子都到地方上去曆練的事情也在朝會上提出來,交由其他的大臣擬定方案。

越國公這人嘴巴嚴實得很, 宣和帝隻是私下裡同他說說的話, 隻要不是已經宣布出去、板上釘釘的,他絕對不會透露分毫。幾次三番有人來打聽情況, 都沒能從越國公口中聽到任何消息。越國公也隻說是宣和帝對自己這麼些年才認個乾孫子有些好奇罷了……

朝臣們初時聽到“將皇子派到地方上曆練”的時候, 第一反應便是出言反對。不過這回宣和帝竟也沒有生氣, 而是端坐著等他們吵吵完。這時,有些大臣便覺出味兒來了,宣和帝的意思很明確——要麼,讓皇子們去地方上曆練,以政績來定儲君;要麼,你們就彆跟朕提什麼立儲一事。

宣和帝讓侍禦史將此事告知朝臣之後,也給了他們時間,讓他們下去討論,自己則不多說什麼,以免讓人誤以為自己有所偏頗。

朝臣們此時也不再揪著宣和帝這個提議是否合理了,而是開始探討哪個皇子該到哪個地方去了。畢竟“到地方上曆練”,那地方也有好壞之分。若是被分配到那窮苦的地方,自然是更辛苦些。

內命夫們也不願意讓自己的兒子到那種地方去受苦,能當上內命夫的,在朝中都是有些人的。正巧此時是在圍場之中,規矩沒有宮裡那麼嚴苛,想見見自家的親人隻需要同皇貴君說上一聲,得了皇貴君的首肯便成。

宣和帝的議案一經提出,皇貴君自然也知道了,而內命夫們此時這麼急吼吼要見家裡人,他當然也知道是為了什麼。能不能見,讓不讓見,他儘可以自己拿主意。既然這些皇夫們都說是許久未見家人,那便按宮中的規矩來,每個品階多長時間能見外命夫那都是有定額的,不可能因為到了圍場就將宮中的規矩廢了。

曆練一事不可否,這已經是宣和帝變相與朝臣做出讓步了。

連著幾天朝臣都在吵吵這個事情,宣和帝權當沒聽見,禦史們收到的來自朝臣們的折子也是多如牛毛。然而曆練一事,宣和帝隻在行宮裡提,地方上的那些人就算已經知道了消息也隻能乾著急,不敢隨便遞折子探宣和帝的口風。地方官員與皇子們都沒有接觸,不知道皇子們的脾性,擔心惹怒了皇子隻是一部分,萬一這位皇子大張旗鼓想要鬨出點什麼動靜,開始整頓的話,那就麻煩了。

“各位愛卿也都想了這麼多天了,也是時候拿出個章程來了吧?”原先是朝臣們催著宣和帝立儲,現在反而是宣和帝催著朝臣們拿出個章程來。哪個皇子到哪個地方去,又要安排什麼職位,這些都有講究,哪能這麼快就討論出來。更何況,大家目前尚都還維持著表麵上的和諧,若是誰先開口,那必定會淪為眾矢之的。

政績考評哪是一朝一夕的事,按朝臣的考績來算,三年一考,等到皇子們回京,那可都是三年後的事了!

“啟稟皇上,此乃大事,需得謹慎安排。”錢丞相不可能裝聾作啞,這就先開口說了一句不痛不癢的,之後再由底下的人開口。

宣和帝不覺有異,便點點頭道:“是得謹慎。”

“啟稟皇上,六皇子、七皇子與八皇子年紀尚小,若是到了地方,怕是適應不了。”

“愛卿所言甚是。”宣和帝頷首。

“啟稟皇上,臣以為劉大人所言不妥。六皇子今年已有七歲,自幼便聰慧曉事,如何不能委派地方?”

宣和帝還是點頭,不發表意見。

緊接著大臣們就著六皇子的年齡到底適不適合到地方上去開始表達了各自的見解。因為不是在太和殿,宣和帝也十分隨意,時不時還飲茶,等著這些大臣給他一個最終結論。

這邊有大臣說,六皇子七歲都能去,七皇子六歲怎麼就不能去了?不過是一歲之差罷了。

那邊就有大臣反駁,六歲尚未垂髫,如何能管理一方事務?簡直是胡鬨!

……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