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第 170 章(1 / 2)

不出墨珣所料, 宣和帝在太和殿之中隻呆了一個時辰便起身離開了, 餘下一眾執事官在殿內監考。宣和帝起身時並沒有鬨出多大的動靜, 但墨珣本身警醒, 自是有所察覺。

這些站在殿內的官員都是臨時挑選出來, 最後名單由禮部呈交給宣和帝定奪委任:提調官應是禮部尚書與侍郎;監察官則由禦史台出人, 也不知是不是因為今年有墨珣參與考試的緣故,越國公並未到場。受卷官、彌封官、掌卷官均由翰林院官員擔任;而巡綽官, 看走姿與身形應當是禁衛軍官無疑了。

墨珣在進入太和殿時便飛快地掃視了一圈殿內, 對於殿內諸多官員做到了一個心中有數。經過了三年前的認親宴和圍獵,他對於朝中一些官員還是能認得出來的。

等到宣和帝首肯, 站在殿內的官員便開始向考生發放試卷了。

墨珣座位考前, 自然比彆人更早拿到考題。這試卷一到手,墨珣便低頭細細地讀完了題目, 隻是禁不住眉尾一挑——此次殿試策論共有兩道, 一為“論為君之道”, 二為“太子與諸王定分”。

“論為君之道”還好說,一向是歌功頌德居多, 甚至可以把宣和帝誇個天上有地下無。至於那個“太子和諸王”就……比較難辦了。現在儲君未立, 宣和帝在此時出這麼個題, 也不知究竟意欲何為了。

其實這第一題的題乾很長:“夫三代以上, 君民臣良, 天下雍熙, 世登上理……②”隻是讓墨珣給簡化成了“論為君之道”罷了。前頭的長篇大論亦不過就是為了引發關於“帝王之道”的討論而已。

據聞殿試上的策論題均由皇上親自出題, 實則不然, 大都是由大學士擬定,而後呈給皇上挑選。不過看今次的題目,墨珣也拿不準到底是誰定的了。然而既然發下來了,那就必定是得了宣和帝的首肯。

像這種看似很“大”的題,一時間很容易讓人摸不著頭腦、無從下筆。其實不見得:問問題的人假定是宣和帝,那麼他自然就是想讓貢士們針對自己來答,而不是一味舉例,隻說一些古時候的皇帝如何。

墨珣仔細思考了一陣,而後才提筆在草稿紙上將自己的思路寫下來。

按墨珣進京之後對宣和帝的了解來看,宣和帝應該是想要擴充版圖的。但現下百姓正安居樂業,就算邊關時不時有蠻夷搗亂,卻也並未傷及根本,貿然發動戰爭實非良策。就算宣和帝直接開口說要打,必定也會收到諸多阻撓。

戰爭前的準備工作有很多,哪怕墨珣心知宣和帝想從這屆士子中看到有支持他的言論,卻也隻敢寫上小小的篇幅。

君,乃天下之主。

宣和帝並不是開創這個王朝的人,頂多隻能算作一個守業者,然而看宣和帝的行為做派,明顯就是不甘於守成的人了。

殿試閱卷上的“暗箱操作”不少,《萬曆野獲編》中有提到過“若狀元卷,則必出揆地所讀,方得居首。”說的就是,狀元的卷子一定是要經過殿閣查閱過後的。換句話說,最終能夠被呈現在宣和帝麵前的試卷,隻會是經由殿閣大學士挑選出來的。

雖然殿試前三甲是由皇帝定奪,但是如果殿閣大學士認為你的卷子沒有資格、且沒必要送到皇上麵前,那你就是寫得再好也沒用了。畢竟傳臚大典就是在殿試之後的第三天,而宣和帝在傳臚大典的前一天就需要定下一甲的前三名,他哪來的沒那個閒工夫一份一份試卷去看?

殿試自然與前麵那些科舉考試不同,鄉試會試沒過還能重新再考,而這殿試就等同於被“定了生死”。之後除了再參加庶吉士的考核之外,也沒有彆的機會了。庶吉士考核比起殿試還挑人,樣貌、年齡、身高、體重這種外在的客觀因素都是既定的。有些舉人考到老了才好不容易能參加殿試,但又因為年紀太大往往沒有機會再被留在翰林院。

墨珣仔細琢磨了一下,他從未聽越國公提到過朝廷裡有人是主戰的,所以對於宣和帝的想法,他還真是不能過多著墨。萬一他在對外擴張上大行筆墨,那極有可能連殿閣大學士這關都過不去。

傳臚大典與殿試時間相近,但考生卻有三百餘名。意思就是,這三百多份的試卷要求閱卷官在一天之內看完。工作量太大,閱卷官統共就那麼十來名,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做這些。於是,受卷官通常會把會試前十名的試卷優先挑選出來呈給殿閣,而殿閣則是直接參考會試的成績排名,將卷子加以劃分等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