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第 177 章(2 / 2)

百善孝為先,而墨珣竟然連生養他的父親的孝期也不守,這簡直就是罔顧人倫!想當年先帝意外駕崩之後,他們這些做皇子的,一個個都在卯足了勁兒爭奪皇位,也確實沒空顧上孝期什麼。但是後來他即位登基了之後,便也開始為先帝守孝。隻不過因為新皇登基,事物繁重,他其實也隻守了三個月。可是一朝天子自然是與庶民百姓不同的,連朝廷官員都需要丁憂二十七個月,墨珣竟然不守!

其實在皇家,守孝這個事當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時候因為先帝駕崩的並不是時候,所以朝廷還會秘不發喪,等到新皇需要辦的事情都辦妥當了之後,這才對天下公布先帝駕崩,舉國同哀。

大部分新皇都不會為先帝守孝三年,有的隻守了二十七天,有的守上七七四十九天。而宣和帝畢竟在繼位之前不是太子,雖然也是皇家的血脈,但唯恐怕落人口實,這就守足了三個月。

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凡是不為親行三年喪,不得選舉。

宣和帝思及此處,這便冷笑了一聲,伸手往龍椅上一拍,“子為父‘斬衰’三年,墨珣倒好,隻守了個‘緦麻’!”他對於這事兒的憤怒其實並沒有剛才朝臣們跟他提太子的事多,但聖朝以孝治天下,他也總得做出個表率來。

因為墨珣確實做錯了,越國公辯解不得,但眼見著宣和帝這般生氣,也不知會怎麼處置墨珣。他好不容易認了這麼個孫子,相處了這麼久,覺得他並無哪裡不是,隻是他“沒有守孝三年”這事兒確實……讓越國公心裡有些不舒服。

墨珣當初參加科舉考試的時候,給他開具證明的各級官府,還有給他作擔保的考生……這些人恐怕都要全部被查了。如果情況屬實的話,墨珣要被革去功名,為他擔保的考生或許也要一同除去功名。而涉案的考官、官兵也要被一同問責,輕則要被罰俸、降級,重則就是降革職、砍頭了。

越國公並不是此時還有閒情去擔心彆人,而是這些人的存在很有可能會讓宣和帝把對墨珣的懲罰降到最低:與墨珣結保的幾個考生,他需要逐一去查,看看有沒有什麼士族、宗室的子侄。畢竟考生之間互相擔保,若是墨珣遭殃了,那些人也都護不住;核驗過墨珣家狀並發放考號的各級官府,他也許能與對方談上一談。像建州那邊的謝建陽,昌州這邊的蔡炎恩……如果能把他們上頭的人也一並拉下水,墨珣連功名都保得住也說不準。

隻是,不到最後一步,越國公實在是不想給宣和帝施壓。宣和帝是一個十分厭惡被彆人約束的人,所以在很多事上,朝臣們極少會反駁宣和帝的意見。但禦史台的作用正在此處,越國公不過是想利用職務之便罷了。

思及此處,越國公忽然覺得疲憊非常:他一直以來都沒有為了自己的私事以權壓人或是做過什麼不該的事,今日卻為了墨珣要破了這個例。適才,他聽到周翰林所說的話,第一時間自然是不信,可在後來聽到了確切的時間之後,心裡想的卻是要如何為墨珣脫罪。

“既然如此,那就剝奪……”曆朝曆代以來,都是十分尊重孝道的,到了宣和帝這裡也是一樣。他不可能為了墨珣一個人就將這整件事置之不理,更何況這件事,周濤並沒有先遞奏折給禦史台,而是選擇在早朝的時候當著文武百官的麵說出來。這就使得宣和帝不可能將這件事瞞下來,墨珣也隻能處置了。當然,儘管墨珣是越國公的乾孫子,可這個事畢竟不小,宣和帝不可能將他從輕發落,這就隻能往重了罰。

“啟稟皇上!”越國公一聽到宣和帝說出“剝奪”二字,立刻暗道不好,他趕忙搶在宣和帝開口之前先把話頭截了下來。若是讓宣和帝把話說完了,要想再讓他反口就難了。“墨珣此時正在宮中,臣以為,這件事倒不如……叫墨珣上殿來,也好問個清楚。”越國公擔心宣和帝不肯,繼而又補了一句,“臣認為此事必有隱情,不能僅憑周翰林一麵之詞就草率下結論。”

殿試一甲三名今日已經進宮了,現在正在翰林院實習。越國公乾脆提議,讓宣和帝將墨珣喚到殿上來。除卻讓墨珣自行辯解之外,越國公其實也想聽聽這整件事究竟是怎麼回事。他現在無法私下同墨珣商議,隻盼著墨珣到了殿內的時候能夠自己機警一點,不要說出什麼不該的話,免得授人以柄。

周翰林被越國公點了名,自己明明證據確鑿還被說成是“一麵之詞”,臉色也不大好。但他的官位畢竟不如越國公,就算來氣也不敢在宣和帝前麵發火。周翰林氣歸氣,心裡反倒安慰自己道:反正他今日把越國公的乾孫子的醜事給揭露了,也不怪乎越國公會口不擇言了。

越國公這話說完了之後,宣和帝反倒沉默了下來。越國公一時也拿不準宣和帝是什麼想法,畢竟“守孝”乃大事,如果不是因為自己在朝為官能幫墨珣說話,墨珣此時恐怕早就已經被剝奪狀元資格,終生不得再入仕途了。

越國公一顆心險些提到嗓子眼了。此時墨珣正在宮中,宣和帝將他傳喚過來也費不了多少時間。若是墨珣此時在越國公府,越國公恐怕都不好開口讓宣和帝傳墨珣進殿。畢竟從越國公府到宮裡尚有一定距離,難道要讓宣和帝和文武百官在這等著嗎?

宣和帝琢磨了片刻,這就鬆口道:“既然如此,那就傳墨珣進殿吧。朕倒要好生聽一聽,有什麼隱情是可以讓他不守孝道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