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回村路放學少年(2 / 2)

王家村因地處偏僻又靠大山,又屬縣直接領導,沒什麼財政撥款。全村上下窮的那是一個叮當響。

幾任村長也多次找過縣裡,想要點撥款,給村裡貧困戶要點補助,補助是有,但是人數有限,就這幾個名額,想人人領那是不可能了。村裡現況確是人人都窮,可以說,除了家裡有年輕勞動力的,在吃食上能好些。

剩下的人家都在溫飽線上苦苦掙紮。但好在背靠大山,餓死人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想要有餘錢,那也是不可能的。王家村雖然偏僻但背靠大山,自然風光那叫一個好,山裡的野味山貨也多,村民們自己種地糧食也是夠吃就是換不成錢。沒辦法,想換錢就得去市裡或者省裡。

縣裡那是不行了,誰讓大夥攤上了一個貧困縣呢。縣裡有十幾個貧困村,各村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特產,在縣裡根本不值錢,可以說跟白給沒啥區彆。村裡開會沒有撥款至少先修個路。村裡人自己倒賣一些大山裡的山貨到也是能過活。

不行就折騰折騰走遠些去省城賣。可是縣裡比村裡還窮,指望縣裡投資修路那是想都彆想,縣裡通市裡的路還沒修明白呢。而且縣裡貧困村十幾個,都窮的叮當響都需要修路,哪輪得到王家村。這個最偏僻靠大山的村啊。

王家村又沒有什麼能拿的出手的產業與礦產資源。可以說,王家村有的彆的村都有,王家村沒有的礦產資源,彆的村多多少少也有些。至少在地理位置交通便利上,也是比王家村強百倍。要修也得是先修,能快速產生價值的村子來。

沒辦法全村老少自隻能自己組織先修石土路,王浩然的爺爺也參與了村路的建設,全人力的修路可以說雖然沒有直接現金花銷。但是村民自己開采石頭,自己挖坑平整土地自帶乾糧和水一分收入沒有全靠自願可以說,也隻有在那個年代才有可能實現。

好在國家隨著改革開放國家加速世貿,人民和社會也快速的富裕了起來,越來越多的富翁和大型企業,整個社會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省裡市裡縣裡也越來越富裕。國家對各省也有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對農村通路通水通電提出了新的標準。王家村也因此吃到了國家的紅利益。

國家撥款縣裡組織,按照國家標準修通全縣各村的縣級路和村級路。全村百姓也因此開始富裕,有出賣自家糧食作物的,有倒賣山珍野味的。當然一本萬利的還得是外出打工的。無本買賣乾賺錢,村裡不少青年都外出打工了。

要知道在08年王家村路通之前,一戶人家種地收入全年不到4000元,還得看天吃飯!而打工每月都有2千多塊錢,尤其是進入房地產行業的建築工人,月入近萬。

運氣好直接去北上廣打工的隨隨便便就過萬工資,當然了,農村出來的都是能吃苦的。王家村人賺錢真心實意的賣命乾。有的腦子活賺的快的,借著改革開放的東風,打工幾年自己開始倒賣商品也都陸續成為了個體戶和小老板。王家村外出打工發家的不少,當然了,有打工賺錢回家的。也有賺大錢不回來就此在外邊定居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