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來信(1 / 2)

縣裡已經恢複了往日的平靜, 幾乎看不出來被黃巾軍攻擊過。

除了偶爾能從人們的口中聽到那些天的惶惶不安,縣城已經和往日一樣熱鬨繁華。

搬到縣裡來,最不高興的應該算是寶珠了, 她還打算再種一些藥材呢, 結果就要搬到縣裡來了。

唯一慶幸的是在察覺不對之前, 一些成熟的藥材已經被她賣給了回春館, 剩下那些還需要的時間的也被她挪到了小山穀。

縣裡這座院子還是當初常大虎送的, 這些年除了偶爾會在這裡歇下腳外,平日大多是沒人的。

如今唐家人搬來, 少不了有好奇的左鄰右舍前來打聽,等聽到他們是從鄉下搬來的後一個個立刻冷淡了起來。原本熱情攀談詢問的人, 沒一會就走了七七八八。

唯獨左邊那戶鄰居留了下來,這家人姓於,家裡是兩個兒子一個閨女。於家男人是在外跑商,家裡常年是於王氏守著孩子。

於王氏性子開朗,沒一會就和王春花熟悉起來,她擔心大家都這麼走了, 王春花心裡不好受, 湊近了一些,小聲道, “不用理會這些人, 一個個自己家都吃不飽了,還看不起彆人。”

王春花本來就沒覺得有什麼,這種捧高踩低的人她見的多了,這會聽到於王氏的話,好奇的道,“縣裡人不都很有錢嗎?怎麼會吃不飽?”

於王氏哈哈大笑起來, “我說王妹子你可真有意思,誰告訴你縣城的人就有錢的,實話告訴你,就咱們這胡同一共六戶人家,三戶都把房子租出去了一半,補貼家用,所以彆看一個個出去體體麵麵,實際上日子也過的艱難。”

之前王春花就聽說過縣城裡能夠租房子,她當時還沒想過自家能在縣城裡有房子,心想啥時候她也要在縣裡租個房子住住,現在一聽說是和主家合租,光是想想她都覺得受不了。

好奇的問,“兩家人住在一起能合得來嗎?”村子裡一家人住在一起,還整天妯娌不和,孩子打架的,這不是一家人,不更得鬨翻天了。

於王氏不在意的笑笑,“吵吵鬨鬨的過唄,有什麼辦法,沒有那麼多銀子,不把房子租出去,一家人吃什麼,喝什麼?”

想到這裡,於王氏遲疑了一下,問道,“你們既然搬到縣城裡了,日後肯定不可能再在老家種地了,那想好弄什麼營生了沒有?”

王春花還真沒想過這點,她隻知道家裡不缺銀子,前段時間唐石頭忙完回來,帶了幾十兩銀子,說是在外麵賺的,家裡現在的銀子加起來有小一百兩,加上分家後她還沒為銀子發過愁,這會還真沒想過靠什麼為生。

至於小閨女掙的錢那都是閨女自己的,很早之前唐家就有這樣的習慣,誰賺的錢是誰的,賺多賺少都看他們自己的本事。

大閨女腦子裡有不少菜譜,小吃,小閨女一手醫術不錯,加上時不時救人或者采藥賺的錢都不少,這兩個閨女不用他們操心。

也就是要顧著讀書的兒子和家裡的吃喝,用不了太多銀子。

這些想法在腦海中一閃而過,王春花笑了笑,“還沒想過呢,等看看縣城裡的情況再說,這麼熱鬨的地方,總不至於連養活自己都做不到吧。”

於王氏欲言又止還是沒有說出來,隱晦的道,“其實縣城裡也不都是有錢人,有些人沒門路,又要生活,就是靠在碼頭給人抗貨,或者是在外麵支個攤子,勉強也夠日常開支。”

王春花點點頭,早些年唐石頭在縣裡找活的時候,也去過碼頭。

昌平縣不是多水的地方,但有一條很大的運河,使得昌平縣比彆的縣要繁華一些。

當初認識陳老板就是碼頭上,對昌平縣的碼頭的情況,唐石頭說不定比一些縣裡的人還要清楚。

兩人小聲說這話,另一邊唐發財和唐小魚在幫忙搬寶珠的東西,寶珠個人的日常用品並不多,但她的藥材和製藥的工具不少,三人好一番忙碌。

有於王氏的幫忙,王春花很快就融入了縣裡的生活。

唐石頭在外麵忙碌,唐發財去上學,一時間寶珠姐妹兩個就有些無聊了,她們家不需要姐妹兩個乾活,也不用整天把女孩子關在家裡學針線,百無聊賴下,兩人就折騰起了吃食。

有唐小魚在,永遠不用擔心沒有足夠的新鮮吃法,從煎炸烤蒸煮,到燉燜溜爆熏,唐家的院子天天傳出不重樣的香味,引得附近的左鄰右舍差點沒饞死,不少人都覺得唐家應該是要開個小飯館了。

就在胡同裡人都等著唐家的小飯館開張,好去一飽口福的時候,唐石頭再次回家,給了兩個閨女一人一張房契,都是在縣裡較好的位置。

看清上麵的內容後,唐小魚高興的差點蹦起來,她盼了好久的店鋪總算買下來了。

之後的時間,唐小魚每天都拉著娘和寶珠去看兩家店鋪,商量都做些什麼,又要怎麼裝修,完全沒了前幾天的無精打采。

唐寶珠在看過自己的店麵,又見姐姐似乎對經常很有興趣,乾脆就把店鋪給唐小魚經營,她每年隻拿五成的分紅就好。

小姐妹兩個私底下商量好了,才去告訴父母。唐石頭夫妻雖然驚訝她們這麼乾脆做了決定,也沒說什麼,讓她們自己拿主意就好,若是碰到為難的地方就回來告訴爹娘。

有了爹娘的支持,唐小魚越發高興了,腦海中一個個念頭冒出來,最後又都被她一一否決。

昌平縣的地理位置和人們的收入水平,注定了這裡不可能開那種特彆高大上的店麵,如此一來不如就從小處做起。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