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采訪(1 / 2)

孔家店鄉初中,是李勃的初中母校,他在那裡上了三年學,心中留下了很深的記憶。

記憶中,1979年的秋天,李勃從大隊裡的小學考到公社裡的初中,被分到初一.一班。

學校整體呈現一個反“L”型,北、東、南三個方向被一條深深的排水溝包圍,西南方向有個不大的水塘,水塘北邊是一個簡易的籃球場,再往北,被挖去的一塊就是公社的造紙廠。學校既沒有圍牆,又沒有大門,深水溝成了學校的隔離設施。

與大隊小學相比,公社初中的規模還是大多了。總共6個班,每個年級2個班。原來初中是2年製的,到李勃上到二年級,本來該畢業時,學製改成了3年。1982年,他和他的同學成了第一屆初三畢業生。

學校僅有3排房子,北邊最後一排是初一兩個班的教室和教師辦公室,第二排是初二兩個班的教室,第三排是初三兩個班的教室。最後一排的房子往南拐了一個彎,成了東配房,有幾個單間,是為離家較遠的教師配備的寢辦合一房間。

初中教室的基礎條件還是比小學要好,都是渾磚的瓦房,桌椅板凳是全木製的。但因為年代比較久遠,房屋的磚牆也有不少已經風化,一塊一塊地往下掉渣。

近日,村裡有人傳話,說鄉初中正在建兩層的小樓。

離彆4年,這條消息引起了李勃的興趣。作為縣廣播站的通訊員,他覺得有采訪責任,也有報道價值,決定去做一個實地采訪。

李勃家離初中學校隻有不到2裡地,走過去也就20分鐘。

原來的小路已經走不通,學校在最南邊的水溝橋上建了一道鐵柵欄大門,現在更象一所校園了。

大門緊鎖,在大門的左下角開了一個小門,這個小門是往裡開著的。李勃見無人過問,就直接走了進去。

西南角的坑塘北沿,一棟兩層的新樓主體工程已經完工。有幾個建築工人正在做外牆粉刷,看來到秋季開學,應該能投入使用。

最裡麵原來的一排瓦房已經拆除,原址上已經矗立起一棟二層小樓,外粉刷已經完成了。李勃看到幾個工人正在為各個房間安裝木門。

由於學校放假,保留的幾個教室都隻剩下空空的課桌、長凳,還有寂寞的黑板。

“那個,誰?不好好乾活,瞎轉悠啥?”一個粗聲憨氣的聲音在李勃身後炸響。

李勃轉過身來,看到一個工頭模樣的中年漢子站在他的身後,連忙解釋:“大叔,我不是工地乾活的。我是縣廣播站的通訊員,想來學校采訪一下。”

“通訊員?噢,看你細皮嫩肉的,又戴副眼鏡,就是一個文化人,不像我們乾粗活的。”工頭知道自己認錯人了。

“叔,你就是這工地的負責人嗎?”李勃就是想確認一下工頭的身份。

“是,我是咱鄉建築隊的喬建國,這裡的項目隊長。”壯漢自報家門。

“喬隊長,你好!那你能接受我的采訪嗎?”李勃心裡沒有底,還得客氣地問。

“當然可以。你是縣廣播站的通訊員,也就相當於省電台的大記著,能接受你的采訪,也算榮幸啊!”喬隊長顯得有些興奮。

“喬隊長,請問你負責的項目基本情況是什麼樣的?”李勃從黃書包裡拿出采訪本和鋼筆,準備記錄。

“這個項目有兩棟樓,全部為磚混結構,總建築麵積550平方米,預算總投資35萬元。目前主體工程已經完工,正在進行的是內外牆粉刷。你看到的這棟樓,進展快一些,開始房門安裝了。”喬隊長往樓上指了指。

“喬隊長,那整個工程的資金來源你清楚嗎?”李勃接著問。

“聽說很複雜,我不太清楚,具體你可以問一下學校的楊希紹楊校長。他就在東邊那一溜配房的校長室,門口有個小木牌。”喬隊長說完,往東給李勃指了指。

“那好!謝謝喬隊長,我去找楊校長。”李勃告辭,轉身向東配房走去。

李勃走到校長室門口。門開著,他看到五十多歲、一頭花白頭發的楊校長,坐在一陣破舊的辦公桌旁,正在撥拉一把大珠算盤。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