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院試比拚前途近(2 / 2)

情結大明 步槍子彈 5665 字 1個月前

這是一個四書文題目,題目也不是什麼疑難怪題,很是中規中矩的一個題目。不過想要寫好這篇八股文,卻也是有難度的。這個題目出自四書原文,是孔子與其弟子顏回討論古代士人用舍行藏兩種生活選擇的。不過,想要立意寫好,卻是不容易。

這句話大體就是孔子吹牛時順便誇了下顏回,具體意思是這樣的。

孔子對顏淵說:有能任用我的,我就把治國平天下的大道推行於世;不能任用我時,就將這些治國平天下的大道,藏之於身。隻有我與你能做到這樣啊。

在八股文中,題目就是對此文內容的界定。全文隻能就題目展開,不能隨意擴大範圍,也不能縮小範圍,仿佛挖井,從井口到井底要一樣粗。此題隻能討論“用舍行藏”、孔子顏回以及孔對顏說,這些問題。

所以說,在這千百人中想要脫穎而出,立意寫好這篇八股可是不容易的。

比照前世所看得一些狀元八股文,再加上自己的理解,思索了片刻,朱平安便勾起了嘴角,自信滿滿的揮筆寫下了第一句話:

“聖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

這第一句話在八股文中叫做破題,這可是一篇八股中最重要的部分,文章寫得好不好,給分高不高,重點就看這一句話呢。破題要求不能和題目重複,但是又要概括題意

李財對自己的這個破題非常滿意,單憑這一句話,自己這個科試幾乎便是探囊取物了。

“聖人”指孔子,“能”指顏回。“行藏之宜”,指恰到好處的“行藏”。“微示”二字不僅體現孔顏的師生關係,也突出了顏回的悟性,響鼓不用重槌敲。這個破題,朱平安滿意非常。

寫完破題後,李財將毛筆在硯台蘸了一下,便又接著寫承題、起講、提比束股。

“蓋聖人之行藏,正不易規,自顏子幾之,而始可與之言矣。”

“故特謂之曰:畢生閱曆,祗一、二途以聽人分取焉,而求可以不窮於其際者,往往而鮮也。迨於有可以自信之矣,而或獨得而無與共,獨處而無與言。此意其托之寤歌自適也耶,而吾今幸有以語爾也。”

“有是夫,惟我與爾也夫,而斯時之回,亦怡然得、默然解也。”

李財作此篇八股文幾乎可以用文思泉湧,下筆如流水來形容,文不加點,一氣嗬成。

寫完這篇八股文時,附近尚有考生尚未動筆呢。

此時,有些口渴,不過李財還是忍著沒有喝水。前些時日聽有些生員說過科考喝水的事情,在科考中萬萬不能喝水的,儘管科考場中也有供茶衙役,但是絕對不能喝,再渴也不能喝水。你喝水的話,是會被高台上的考官記錄下來的,即便不當成作弊處理,也會給你的試卷降低一個檔次,不管你寫的多好。

所以,此時儘管口渴,李財也隻是用舌尖舔了一下嘴唇,忍著。忍一忍,中途休息吃飯時間在喝水也不遲。可不能圖一時之快,葬送自己的科舉之路。

略做休息片刻,李財便繼續看第二道策論題,其實這場科考相對於鄉試而言,題量縮減了五分之四左右,單看第二道策論題就知道。鄉試中策論題目一般是四道題,也有三道或五道的,但是本場科考也就一道策論題而已。

這一道策論題目也比較簡短,不像殿試策論那樣長,題目是這樣的:

“威之以法,法行則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則知榮論。”

這道策論出自三國諸葛亮《答法正書》。意思是,用法令來產生威懾,法令得以貫徹時,人們就會感到恩惠。以爵位來顯示地位,當加官進爵時,人們就會感到榮耀。

這說的也就是賞罰分明,這在後世都分析透的不能再透了,李財幾乎看到題就能寫出來好幾個版本。不過也正是因為腦海中答案太多,所以也不太好抉擇選用哪一個,在腦海中將多個答案融合刪選後,李財提筆開始在草稿紙上工整仔細的寫了起來:

“賞罰者人主之大權也。賞罰明而後邪正分、綱紀理。君不施小惠、民不懷觖望、治國之道類然。若當積衰積弱之勢、欲使朝野上下清明嚴肅、則賞罰兩端、尤宜嚴定章程焉。善哉。武侯之對法正也,曰威之以法,法行則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則知榮”

不加點,一蹴而就。

等寫好後,李財對自己寫的文章越看越滿意,幾乎沒有什麼瑕疵的地方。微微勾起唇角,此次科考。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妥了。

桌上的墨汁快用儘了。李財將毛筆放在桌邊的支架上,取過放在一邊的硯台,開始研墨。關於研墨,古人有個說法:輕研墨,重舔筆。輕研墨,指的是不要急躁,不要重力壓墨錠。古人說,研墨叫閨閣少女來磨最為合適就是這個道理。李財取過硯台後,食指放在墨的頂端。拇指和中指夾在墨條的兩側。開始研磨,按下去時稍微重一點,轉的時候輕輕的,均勻用力。

古墨輕磨滿幾香,硯池新浴燦生光。

畢竟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