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 迷弟(2 / 2)

影帝的誕生 搖曳菡萏 7693 字 6個月前

‘不能興奮到失控’,他在心中這麼警告自己,因為他徹底興奮起來會癲狂到自己都害怕。

“所有的答案都是‘是’,除了已經畢業那點,我要到明年才畢業,不過現在我在紐約找了一份實習的工作。”喬納森·貝茨終於開口說話了,和內心的萬分緊張不同,他裝出來的鎮定還是很能唬人的。

“你正處在實習中,卻還和其他人一起為我創建了一個網站?我想我需要對你說聲謝謝。”

然後喬納森心中的阿波羅,露出了一個比六月晴天的曼哈頓還要燦爛的笑容,走近他,輕輕的給了他一個充滿好聞味道的擁抱。

或許是那雙墨綠色的眼睛對他施了魔法,喬納森感覺整個世界都像是被按下了慢回放鍵,身邊的一切都定格了,時間、空間,威廉那令他渾身戰栗不已的擁抱,視線裡每個人麵部羨慕嫉妒的表情,甚至連他的思想都開始陶陶然了,就像是剛剛喝下兩大杯伏特加那樣。

這個擁抱似乎很漫長,又似乎隻有一瞬間,很快,就有經紀人來通知威廉他們得離開了,擁抱結束的時候喬納森悵然若失,但他的後背很快就被人拍了拍,喬納森抬頭,聽見他的阿波羅說:“說再見之前,我能問你對這部電影的看法嗎?”

“愛死它了,電影引起我很多共鳴。”喬納森真心實意地說。

“那就好。”威廉看起來像是大大的鬆了一口氣:“威尼斯電影節以來,大多數媒體對影片的評價都不算好,我不確定那是媒體公正的評價,還是他們隻是為了批評而批評,所以我想要知道普通的觀眾是怎麼看待這部電影的,畢竟你們才是最重要也最廣泛的群體。謝謝你,喬納森,今天晚上我大概能睡個好覺了。”

威廉剛剛的問題,他看重普通觀眾對影片看法的那些話讓喬納森·貝茨感覺自己很被尊重,同時也有點驚訝——他以前也參加過很多次首映,遇到過很多好萊塢的大明星,但那些演員無一例外,全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得到媒體和影評人的誇獎,對於真正掏錢買票進電影院的普通觀眾的意見,就缺乏足夠的重視了。今天,還是喬納森以普通影迷的身份,有史以來第一次被演員問“你喜歡這部電影嗎?”之類的問題。

毫無疑問的,喬納森·貝茨當然很喜歡《遇見喬·布萊克》,而且根據剛剛在電影院裡的觀察,他也很確定其他多數人也都同樣很喜歡這部電影。

在驚訝於威廉問題的同時,喬納森·貝茨心頭湧起的還有驕傲,他喜歡的演員是如此的優秀又與眾不同,今天,威廉給予了喬納森太多的幸福,他感覺胸中充滿了愉悅的情緒,忍不住想回饋給威廉更多,這種想法,在喬納森·貝茨醞釀了一晚上的影評,第二天登陸IMDB網站,準備在上麵留下自己的影評,卻不小心看到了一些讓他怒火中燒內容的時候,發酵到了最大——

……

很多年後,當一些媒體,或傳記作家,或好萊塢電影編劇重新審視一九九八年的最後兩個月,他們會發現,在這兩個月內發生的一起事件,不僅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好萊塢,甚至改變了世界電影產業的營銷模式。

這是名副其實的“蝴蝶風暴”,雖然這起事件的起因很簡單,隻是一些人從美國網站上發起的一項活動,這項活動最初很不起眼,但卻以閃電般的速度迅速蔓延到了全國,甚至是其他國家和地區,活動效果最終轟動了全世界——也有人稱好萊塢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明星個人粉絲電影自此誕生,但因為“粉絲電影”涵蓋範圍太廣,這個結論存在不少異議,所以不做詳細介紹。

要談起這件甚至對好萊塢格局產生影響的事件,就得先談一談粉絲們為威廉創建的個人網站,它是一切的基石。

無論從哪個方麵來說,威廉·布蘭德利的個人網站,都是最獨特的。

因為聽聞網站是由哈佛的威廉影迷俱樂部創建,最早的一批駐站會員全是哈佛或附近常青藤聯盟大學學生,而特意跑去網站潛伏了一段時間的《紐約客》記者曾撰文寫道:“或許就像那句老話說的一樣,有什麼用的偶像,就有什麼樣的粉絲——威廉·布蘭德利演員當到一半,跑去開電影公司,當CEO當製片人,他的影迷為他創建的個人網站,也充斥著各式各樣的好萊塢元素。”

威廉擁有了個人網站,還是粉絲自發創建的,並且主頁和內部功能都設計的很像模像樣,這在好萊塢內部很是引起過一番話題——目前好萊塢擁有個人網站的演員都有誰?比較有代表性的,金·凱瑞、湯姆·克魯斯、布魯斯·威利斯、尼古拉斯·凱奇、阿諾德·施瓦辛格、茱莉亞·羅伯茨等等,無一不是A-list或者超A的存在,並且幾乎全是五十年代或六十年代生人。

好萊塢七十後演員中,威廉和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是最早擁有個人網站的一批,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本就是人氣和地位攀升的象征,更彆提威廉的個人網站還那麼獨特。

首先,和如今大部分的明星個人網站需要注冊才能看帖及發帖,帖子發出前甚至還會被管理員審核的規定不同,威廉的個人網站任何一個遊客都能瀏覽網站的最新資訊,隻有發帖和進入一些內部板塊的時候才需要注冊,隻是注冊一下而已,不需要再經過任何審核,這種充分尊重每一個人隱私和開放的模式是很容易讓瀏覽網站的人心生好感的。

其次,網站發布的威廉工作動向也是最新最及時的(亞蒙·高夫曼和芭芭拉·威爾遜就有關注網站,所以八成是他們提供信息),而且因為威廉是個單身漢,經常和朋友在一起,他的朋友大多也都是明星或名流的緣故,網站也會發布其他演員的谘詢,一開始是威廉身邊朋友們的,後來擴大到他在比弗利山的鄰居甚至是拍片的搭檔之類,因為網站很開放自由程度很高,氛圍也很棒(多為威廉或朋友們的粉絲,自然戰不起來),於是也吸引了不少其他還沒擁有個人網站的明星粉絲來駐紮。

最後,網站不知什麼時候又湧進來一大批托爾金和J·K·羅琳的書迷,前者關心《魔戒》三部曲要被拍成什麼樣子,後者關心《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到底什麼時候才會電影化,後來甚至連哈佛的LGBT群體都來駐紮了,然後是波士頓、紐約、洛杉磯的LGBT們,網站裡甚至有一個板塊是以彩虹旗命名的。當然了,在這個主流社會還不怎麼認同同誌群體的時代,這個板塊也是網站極少有的,需要驗證才能進入的區域之一。

用威廉一個影迷的話說:“我從未見過這樣的個人網站,簡直就像是一個粉絲的聯合國,一個誌同道合之人交友的樂園,甚至是《好萊塢報道》的網站版。”

亞蒙·高夫曼和芭芭拉·威爾遜甚至是丹尼·伯恩都會時不時的上網站瀏覽一下,威廉自己倒還沒去過,因為會覺得那樣的舉動有點過於自戀,不過如果威廉自己有去體驗下網站的話,他會發現自己的個人網站,竟然有點像是後世興趣社交論壇和新聞網站的雛形。

用最簡單的話說就是,牛爆了。

1998年11月14日,《遇見喬·布萊克》北美公映後的第二天,威廉個人網站的創立者之一,網站ID為“麥考白”的喬納森·貝茨在網站上置頂了一個帖子,這個帖子就像一把火炬,從網站開始熊熊燃燒,燒到了運營已經非常成熟的IMDB,燒到了剛剛推出沒多久的爛番茄,燒到了其他所有影視評論打分網站,最終燒遍了整個互聯網,乃至現實世界。

...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