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十五,沈建仁一家人先過來了,沈建仁家的三個兒子一個女兒都已成親,可惜這次沈文玉沒有一同過來,子晴有好幾年沒見到她了。沈氏安排他們在西廂房兩個套間住下,子祿、子壽和子喜陪著林康平住在西屋,子晴和子雨以及何氏搬回了東屋。
何氏暮年之人,得以和自己的小兒子一家團聚,自是欣喜異常。沈氏自不必說,從小,這小哥最疼她,及至嫁人後,知道她的窘況,沒少貼補她,分家後,知道她困難,一下就給了五兩銀子,要知道,五兩銀子可夠當時他們一家子過一年的了。雖說這些年,沈氏一直在找機會回報這份厚情,可再多的東西,也比不上這一刻,一家人團聚帶來的愉悅和幸福。
次日一早,大家早早起來忙碌,吃過早飯,曾瑞祥仍是帶著子祿他們去祠堂,好些女眷都過來了,擠在廳堂裡,院子裡,好在外頭有幾位堂叔和堂弟,裡頭有大嫂劉氏和沈家的幾個媳婦幫著沈氏張羅,子晴隻在屋子裡陪著上茶。夏玉和秋玉先過來了,也幫忙倒些茶水。
不一會兒,子萍帶著孩子出現了,聽了沈氏的話,換了一身淺紫印花棉布新衣,黑色棉褲,頭發也梳洗過了,綰成一個圓髻,仍舊用木簪子彆好,五官看起來倒有幾分像秋玉,隻是沒有秋玉精致,眼神仍舊灰暗,沒有一點二十歲女子應有的朝氣,孩子身上也換了一身新衣。
夏玉和秋玉見了忙迎上前,夏玉拉著子萍,問起這些年的狀況,也是唏噓不已,“好了,回來就好了,如今你爹娘也回家了,以後的日子慢慢就會好起來的,哪有女人總放著娘家不認的道理,沒有娘家依靠的女人,就像沒根的孩子,還不讓人隨意欺負了去?這些年要不是你小爹和嬸娘,我能有今日?你爹的個性雖強了些,到底你還是他親生的女兒,少不得你姿態放軟一些,多求著他點。”
秋玉打量了下子萍,問道:“子萍,最近過的還不錯吧?這身衣服是新的,好像不是你嬸娘那次給你的,這細棉花布好像還不便宜,還不得十八文一尺?你老公來不來?”
“這是前些日子我回來見我娘,嬸娘又給的布做的,我如今哪有閒錢買這個。”子萍扯扯身上的衣服說道。
“你嬸娘對你還真不錯,見一次麵給一身衣服,這麼多年也沒給我做過一件新衣,也不知我哪裡沒入她的眼?”秋玉說道。
子萍看了一眼秋玉,說道:“小姑,你還用著嬸娘幫你,你自己的日子不比嬸娘差吧,你看看,你身上穿的,還是綢子呢,我哪裡能跟你比?我看著你比我還年輕呢,哪像我,人還沒老,心就老了,這苦日子,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呢?”子萍說到後麵眼圈又紅了。
三人正說著,子福他們回來了,子福看到子萍自是高興,這幾天也聽說了不少她的事,很是有些心疼,小時候他倆還是有幾分姐弟之情的,經常在一起做事。
子福對子萍說道:“姐,等忙完這幾天,我去你家看看你去。”
子萍聽了眼圈一紅,哽咽道:“那感情好。”又推著兒子說道:“輝輝,叫大舅,這是娘跟你說過,要做大官的大舅,以後,還得指著大舅拉扯你呢。”
子福聽了皺了一下眉,閃過一絲不虞,不過很快神色如常了,這時,老爺子、和曾瑞慶、玉一家子同時進門了,子萍忙上前打招呼,曾瑞慶正眼沒有瞧她,子萍站在那眼圈又紅了。
玉見了子萍也是有些意外,忙道:“這不是子萍麼?嘖嘖,有四五年沒見了吧,大姑都有些不敢認了,你兒子都這麼大了,還沒見過外公外婆吧,你爹肯讓你回家了?身上的衣服是新的,看來你男人對你還不錯。”
子萍還沒說話,老爺子瞪著玉說道:“閉嘴,亂嚼什麼蛆?今天你要是再弄出什麼亂子來,以後,你就不要再進你二哥的家門。老實找個地方坐著,管好你一家子,尤其是你男人那張破嘴,少灌點黃湯。”
玉聽了隻得閉嘴,果真找燕仁達說了些什麼。
老爺子又對曾瑞慶說道:“五年過去了,還有什麼放不下的,你也說了,怕將來子全沒有依靠,你通共就這兩孩子,總這樣,還想怎麼依靠?你氣那個男人,惱他,不見他,我都沒有意見,可子萍是咱自家的孩子,輝輝是自家外孫,你就聽我一句,從今日開始,把那以前的事都丟開,好好過日子吧。尤其是今兒這日子,外人可都看著呢。”
曾瑞慶不甘不願地點點頭,子萍見了忙把輝輝抱上前,讓孩子叫曾瑞慶外公,孩子仍是有些認生,把頭埋在子萍的胸前,悶聲悶氣地叫了一聲“外公”,曾瑞慶也不好黑著臉斥責,不甘不願地應了一聲,子萍喜極而泣,忙叫了聲:“爹。”周氏遠遠地看到了,也是止不住地流淚,吩咐子全領著輝輝玩去了。
陳村比較近,下午三時嫁妝就進門了,一大堆的客人圍著品頭論足的,其實和劉氏那會的嫁妝差不多,沈氏早在八月節送節禮的時候同樣讓子祿捎過去一百兩銀子讓女方準備嫁妝。不過陳氏的少了兩抬落地屏風,兩個大銅盆,曾家抬去的聘禮頭麵抬回來了,布料減了一半,禮金自然也被留下來了。
沈氏忙著打賞送親的小孩,子福和劉氏幫著,每人十個銅板,女眷也出去看熱鬨了,子晴在屋裡帶小侄女永蓮,沈氏和林康平不讓她出去露麵,說已經十五歲了,是大姑娘了。忽然林康平進來看她,說了幾句話,見左右無人,快速在子晴唇上啄了兩下,還沒等子晴發怒就跑出去了。
女眷的酒席都擺在小院內,男客在外頭園子裡,不一會兒,新娘就被扶過來,要準備拜堂了。林康平在院門外準備了一個火盆,說是要子祿抱著新娘跨過火盆,以後的日子才會紅紅火火的,三婆婆家的十來個孫子一直跟著子祿,這會自然起哄,還有周圍一圈的親友都看著,子祿臉紅了,問這是哪裡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