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釣野伏(2 / 2)

重回80當大佬 浙東匹夫 6246 字 8個月前

嚴平便稍微倒了苦水:“暑假時我就找過了呀——可惜當時以為你回錢塘了,結果撲了個空。後來才聽說你們學校暑期都封閉式補課,後來又是封閉式軍訓。這不才拖過國慶的麼。”

顧驁點頭:所以,這也不能算是巧合,並不是“他一瞌睡就有人送枕頭”。

想明白之後,他態度更加親切:“那麼,上次蔡姐的采訪,你們到底覺得哪裡不滿意,需要我進一步細化呢?”

劉記者接過話頭:“是這樣的,我們省報是歸口在宣傳部門底下的,報道側重跟文聯的刊物也有很大區彆。他們重的是紀實文學的文藝性,我們重的是事跡的定性。她們上次的采訪,對你‘下鄉後接受再教育鍛煉’這部分,不夠突出呢……”

如果是倒退半年,顧驁對於這種黑話是聽不懂的,說不定還得找翻譯。

但是在外交學院廝混了大半年後,他還有什麼黑話的弦外之音聽不懂。

外交部是最擅長在一團和氣底下埋雷的。

所以,他立刻就理解了。

劉記者的意思是說:蔡明霞當初沒有強調“顧驁之所以今天能取得這麼多成績,是因為他在徽省接受貧下中農教育時,獲益良多”這個宣傳點。

如此一來,顧驁無論將來成就再大,也都是他故鄉吳越省教育部門的功勞,與徽省毫無關係。

作為宣傳部門,提前布局搶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看到文聯下屬的月刊浪費篇幅、花了精力卻石錘不到戲肉、把先進事跡的功勞都讓給外省了,省報當然要管一管。

或許這不至於讓領導親自督辦,但派個普通的小記者、跟進一下先進事跡,那也是惠而不費的。

畢竟把一件已經有調研基礎的事情,從彆省名下劃到本省,總比憑空再采訪出一個全新的先進事跡,要省力很多。

所以,劉記者是想要第一手的“翻案口供”了。

要是顧驁肯說“我在吳越念書的時候就是個學渣,幸虧徽省人傑地靈,我到了這兒後被貧下中農改造,浪子回頭改過自新,突然變成了超級學霸和創新達人”……

並且留下他親筆簽字的采訪筆錄,

那劉記者肯定能在領導那兒超額完成任務。

顧驁會不會這麼做呢?他這種沒節操的實用主義者,當然是不在乎是否出賣故鄉榮譽的。

關鍵是看對方能不能給他足夠的好處。

如果嚴平有利用價值,即使讓顧驁自黑小時候是學渣、吳越的水土不養人,又有何妨?

反正他的肉身在被魂穿附體之前,本來就不算學霸嘛。

……

相互摸清了對方的企圖後,顧驁非常得體地表示:“在宣州的半年插隊生涯,雖然時間不長,但對我的幫助確實不小,不但磨礪了我苦學的毅力,也讓我的思想前所未有地開竅了,很多創新的想法都是那時候誕生的……”

劉記者的表情漸漸精彩,賓主雙方在安定祥和的氛圍中,進行了親切友好的交談。

一聊就聊到了吃晚飯的點。

劉記者都沒想到,這趟來京城出外勤竟然如此輕鬆,被采訪對象竟然如此專業、配合。

看來後天能多抽出半天時間遊覽頤和園了。

她奮筆疾書地洋洋灑灑記錄完,把本子往顧驁麵前一伸,笑容滿麵地勸說:“顧同學,您看我記得對吧?如果與您說的沒什麼出入,麻煩你先簽個字吧。”

記者采訪當然是不需要當事人簽字的。但劉記者也是考慮到、這是一個兩省宣傳部門之間爭功的事兒——

萬一將來吳越省的宣傳部門看到顧驁的先進事跡鬨大之後,想以專業人士的眼光再搶回去,那肯定會詳細問采訪過程的。

如果到時候吳越同行知道顧驁留下了親筆簽字確認過的采訪記錄,那就隻能收手了,絕對不敢再挑唆翻案、說這是假新聞。

所以簽字不是拿來防當事人的,是防同行的。

顧驁也裝作什麼都不知道,笑嗬嗬地就提起筆來。

隻可惜,他並沒有往下寫。

“誒,都聊到7點了?食堂都快關門了!我還沒儘地主之誼呢,來來來,我先請你們吃頓好的,回來再簽不遲。”

顧驁裝作剛剛才意識到天色已晚,放下筆就拉著嚴平和劉記者去了食堂。

劉記者神色數變,萬般無奈,內心卻吐槽得萬馬奔騰:還當這小男生是個肥羊,原來是個老江湖……

莫非他還要什麼交換條件?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