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達利2600遊戲機是1977年上市的,參議院回調長期資本收益稅是78年,所以,當時雅達利就成了風險資本的寵兒。因為法律現在允許他們跟個五年不到就走人,他們當然要壓製研發,節約成本,做高利潤率,後麵的事情你都知道了。
甚至我覺得,雅達利的崩潰,雖然是偶然。但這個案例會啟發美國的資本界,讓他們意識到一條‘把目前有不錯現金流和微量利潤的高科技公司,通過股市攫取控製權後,裁掉研發部、壓縮開支、製造暴利假象騙股民接盤,然後拿錢走人任由公司死掉’的操作路線,是具有可複製性的。
未來幾年,美國的科技行業,凡是上市公司,都有可能遭受這種惡意收購和造假擺爛。如果美國人沒想到,我也會幫他們想到的。”
顧驁說的,其實就是80年代美國逐步崛起的“門口的野蠻人”打法,隻不過,後來的“門口野蠻人”們普遍學會了盯著一切“可以通過傷害長期競爭力、把短期利潤報表做得賊高、虛假繁榮騙股民”的行業。
而顧驁暫時隻能教會美國人盯著科技行業。
研發部多燒錢啊?想想看後世,英特爾和高通號稱生產銷售環節利潤率60%幾啊,多暴利啊,可是利潤裡麵還要拿出75%,再投入到研發裡。導致最後的純利潤率依然隻有15%。
要是殺了研發部,那5年內利潤會瞬間從15%變成60%,財務報表簡直好看到炫目。
你們是上市公司啊,想3年內就股價暴漲賣掉,怎麼辦?砍掉研發部啊!把所有科研精英都解雇掉啊!反正外行人股民又看不懂,等他們看懂你們早就跑掉了。
曆史上,第一波門口野蠻人型的惡意收購者,就是在78年調低長期資本收益稅後,摸索了一個5~7年的科技周期,然後琢磨出味道來了。
然後,從85年前後,野蠻人們開始橫行,一直到1988年底著名的kkr惡意收購雷諾斯.納貝斯克公司案,美國有關部門才警醒。
美國政府意識到不能再讓華爾街瘋狂傷害美國的科技和品牌了,設置了對各種短期炒作收購者融資的限製,讓很多垃圾債融資出現違約,最終在90年代初刹住了這股濁流。1992年以後,美國資本市場那些破壞公司長期競爭力的惡意收購就少了很多。
這才有了後來的互聯網繁榮,因為在互聯網出現的時候,美國科技投資市場上,創業者都已經學會,要挑那些跟創業者走過年限比較長的投資人。
比如一個投資人要是投了一家科技公司,20年都沒拋售,那他的人品口碑在業界就非常好。以後有新項目大家都會先找他。
而如果一個投資人屬於那種注資後七八年就要撤走的,那口碑就爛一些,創業者會覺得這人不是誠心跟我長期利益一致的,就是想撈一票走人。
至於那些從來持股不超過5年就閃的野蠻人,到美國的互聯網時代已經沒人會拿他們的錢了,這些野蠻人的名聲已經臭了。除非他們等對方的公司公開上市,再去二級市場吸籌,沒上市前想都彆想。
而後世中國的資本市場,或許是因為當年沒經曆過這些野蠻人的教訓,所以終究是要重走一遍彎路,重新摸一遍石頭的。後世中國有很多所謂風險投資的基金,都是持股不到5年就想退出,想賺快錢。
真正有潛力有核心競爭力的創業者,怎麼會拿這些短視辣雞的錢?所以他們也就隻配投資拚補貼的打車騎車送外賣了。
現在,連美國人都還沒意識到“持股不滿5年就想走的投資人,都是豬狗不如”這一點。
所以,顧驁有機會焦作人,讓美國人用血的教訓學會這一點。
而且顧驁還可以不做始作俑者,不承擔始作俑者的惡名。
顧驁可以讓美國人意識到,他不是生而知之者,而是雅達利的那些短線投資股東們,啟發了某些人,打開了地獄之門,釀成了後續這波5~7年的美國科技股大災難。
……
“太可怕了,雖然我不知道該怎麼做,但我至少聽懂了一點——我的漢樂電子,以後無論發展到什麼時候,無論我在不在了,都決不允許到股市上公開上市。我們又不缺錢,不能給那些短線狗覬覦公司控製權的機會。”
聽完顧驁的全方位複盤後,韓婷暫時隻得出了這麼一個結論。
她已經把股市當成了萬惡之源,這很符合她從小接受的社會主意教育。,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