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還沒等擴建工程完工,又一個好消息接踵而至。皇帝大筆一揮,砍掉了一半運河漕運份額,全給了新成立的海運總督衙門。而海運衙門就設立在黃浦江口,海運碼頭和倉庫區與鬆江造船廠僅隔了一條小河。
漕運!自打大運河開挖以來,曆朝曆代隻要沾上這兩個字的邊都意味著滔天的富貴。就算一本曆史書也不看,難不成還瞧不見蘇杭等地是如何繁華起來的?
什麼心靈手巧、人傑地靈先放一邊,如果沒有大運河沒有漕運,手再巧人再聰明,能扛著絲綢刺繡折扇走到京城去販賣嗎?所以說啊,一個地方要想繁華先決條件不是人,而是通,交通的通。
鬆江府距離大運河最近也有一百七十裡,不能說借不上力,卻也吃不上熱乎的。可海運碼頭就不一樣了,真真切切的就在家門口,近得不能再近了。
能不能帶動本地手工業發展是府台和知縣大人的事情,會不會利用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優勢賺到銀子,就是本地商人的責任了。
鬆江府的商人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他們不比任何地方的商人眼光差,碼頭和倉庫區還沒建好呢,造船廠門口的碎石路就延伸了過去。這次不用造船廠出錢出人了,而是當地商人自發籌錢修的。
意思很簡單,把碼頭區和造船廠連成一體,這樣就不用去碼頭區再投資一遍了,直接利用造船廠生活區裡的原有設施加以升級改造,既能滿足新增的需求又降低了經營成本,怎麼算怎麼賺,還是雙方都賺。
上海縣的縣太爺也是個明白人,眼看著小小的生活區越變越大,再不出麵乾預,油水是能撈到不少,可將來一旦出了問題,袁可立能拍拍屁股轉頭不認賬,麻煩全得落在他頭上。
於是在縣太爺的極力要求下,造船廠的生活區徹底脫離了上海縣治下,完完全全成了造船廠的一部分。從此以後,生活區裡的所有事物均由造船廠大管事說了算,也不用再向上海縣支付所謂的租地費用。
船場鎮,現如今鬆江造船廠的生活區已經成了一座小鎮,在鎮上生活的人基本全都是為造船廠、紡紗廠、海運碼頭提供各種生活服務的。
也不光是餐飲娛樂,還有很多家手工作坊和行會專門承接造船廠和紡紗廠的業務,比如承包了裝修船的業務,再比如定期運送蔬菜肉食。光是製造纜繩就有七八家,從購進原料到出成品,形成了產業一條龍。
現在船場鎮全算下來常住人口超過了五萬,往日荒蕪的河灘地經過八年建設,官府沒花一文錢,造船廠也僅修了一條路蓋了一座大棚,愣是被商人們建成了一座欣欣向榮的小鎮,雖然還顯得很粗糙很淩亂,但生機盎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