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南洋雲動(2 / 2)

最後一類是作為商人,利用英國人賦予的政治、經濟特權,以不正當的競爭方式,竊取經濟利益,壓縮競爭對手,主要是南洋華商的生存空間。

出於加強海峽殖民地武裝力量的目的,倫敦政府答應了弗雷德裡克的要求,命令印度總督抽調一個300人的錫克分隊,一個500人的印度殖民分隊赴馬來半島,聽從海峽殖民政府命令。

10月初,英、漢兩國簽訂停戰協議,南美局勢趨於穩定,這個時候,倫敦政府通過印度本土,再次向馬來半島派遣一批2000人規模的勞工隊伍。

兩三個月時間內,印度殖民軍隊、武裝警察、勞工先後進入馬來半島,使得本來就擔心完全喪失政治、軍事權力的土著酋長、華人甲必丹們大為恐慌,森美蘭、彭亨、霹靂等地區土著酋長向海峽殖民政府提出抗議,抗議英國人違反協議,將當地的軍事管理權由土著軍隊轉移到印度殖民軍手中,

麵對馬來半島諸土著酋長的抗議,海峽殖民政府簡單的安撫過後,並沒有明確的表態,印度軍隊、警察部隊依舊持續湧入南洋地區。

對英交涉無果,單憑土著酋長和華人甲必丹本身的力量又無力改變海峽殖民政府的決策,幾番斟酌評判後,馬來半島土著和華人甲必丹們共同將求助的希望放在太平會,更確切的說,是太平會背後的漢隊身上。

南洋是往返大陸、南美移民運輸的重要中轉樞紐,每年數十批次來往兩大州的船隊、藥材商人們帶來了大量有關南美漢國的真實消息,十一年時間的熏陶以及親自抵達南美漢國的真實經曆,使得身在南洋的華人比大陸地區更加了解南美漢國的實力。

早些年,秘魯、巴西在南洋華人中沒有影響,他們對於秘魯、巴西兩國也沒有啥印象,因此,打敗了上述兩國,最多就是讓他們感覺漢國實力不錯,能打敗人口、國土麵積遠超本身的國家,而阿根廷戰爭期間,總人數近一萬五千人的英國遠征軍攻入阿根廷內陸與漢隊交戰,結果不僅沒能將漢隊趕出阿根廷,本身還傷亡了四千餘人,

鴉片戰爭期間,英國也隻是出動了一萬多軍隊,就將滿清朝廷的軍隊打的一敗塗地,同樣的一支軍隊,在兩處戰場上的表現截然不同,那豈不是意味著,同等數量的漢隊遠勝過滿清王朝的上國大軍。

甲午戰爭沒爆發前,滿清朝廷在世界上仍然維持著表麵強大的地位,與清朝軍隊對比後,但凡保持理智客觀的南洋華人,都能看出南美漢國快速崛起的態勢,普通的南洋華人看到南美漢國的強大,盼望著下一批次運輸船隊的到來,打算趁早移民南美漢國。過上每戶三五十畝地,吃飽穿好的幸福日子,而馬來半島的土著酋長和華人甲必丹們,則是謀劃著借助漢國在南洋的勢力,三方聯合起來,共同逼迫海峽殖民政府放棄扶持印度軍警、勞工代替他們位置的政策。

。【本章節首發.愛.有.聲.小說網,請記住網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