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卞慶歸去(2 / 2)

蕩宋 賊大膽 6712 字 3個月前

按照梁川的估計,如不出意外楊琪鐵定是會被安置到邊軍,不說充軍流放這般難聽,下放到基層鍛煉更為恰當。當今的這個皇帝你就是往他臉上吐口水他都不會殺了你,仁宗的名號不是白給的,而且是史上最講仁義的仁宗皇帝。

知道的都說梁川在幫楊琪,不明就裡的還以為梁川要整死楊琪!

為了楊琪的‘前程’,梁川組織了情報隊的隊員們大半夜狂抄大字報,上麵大書特書楊崇勳還有楊琪的黑材料,不辭勞遠地趁著夜色把材料送到朝廷各位文官禦史的家門口。

禦史文官們拿到這材料的時候狂喜不已,終於有發揮他們餘熱的機會了,個個摩拳擦掌磨刀豁豁準備拿這兩個父子開刀。

第二天就有了朝議上的一幕。

禦史台為了照顧好楊家父子也是煞費苦心,楊崇勳教子無方治軍無功應負主要的領導責任,勒令官降一級,楊琪罪無可恕,念其報國心切特刺配陝西路。

楊崇勳聽到這個決定的時候兩眼一抹黑差點暈死過去,陝西路現在是什麼鳥地方?那裡的李氏不安份天天縱兵來劫掠,朝廷早就對這廝不爽了,對西北用兵是早晚的事,這時候把他兒子安排到陝西路去,不是把他兒子送上刑場是什麼?

這些天殺的文官禦史!

楊崇勳收到風聲得早,想著打點一下,改流嶺南或西南,可是這幫文官擺明了要楊琪好看,就是油鹽不進,楊崇勳拿了好多的金銀送到門口也沒人收。

文官不單單是不想收,也是不敢收,這次的事情涉及到倭人的邦交,要是這把火燒到自己的身上,誰知道要不要跟著楊琪這倒黴鬼一起去死。

任命下來了,楊琪安心地去了陝西路。

梁川也笑了,正所謂將軍起於伍卒,這小子要是他老爹有心,將來立幾個軍功封個小侯之類的,回來就有底氣了,那時候他想娶誰旁人還能插得上話嗎?

打發了楊琪處罰了楊崇勳朝廷也算是對倭人有了一個交待。阿國說得大義凜然其實全部是梁川授意的,目的也是想將楊琪逼下基層去曆練,目的既然達到了,他們也不好再揪著不放。

接下來就是談貿易的事了。

這事情大宋方麵的要求隻有一項,彆跟遼國有任何貿易往來就行,其他的倭國想怎麼貿易都無所謂。倭國的態度也很誠懇,雙方簽署了專項貿易協定,倭人表示,以後隻要是源氏還在倭國占據統治地位,倭國決不與遼國進行通商。

倭人甚至還加上了一筆,為了鞏固兩國之間的邦交,若日後大宋與遼國開戰,大宋可遣人修書至島國,島國願意出兵協助,這一筆讓趙禎感動不已,賞賜了使團許多的奇珍異寶,更是新自修書承認了兩國之間的親密友好關係。

梁川也找到了,兩國之間的關係也確立了,出去阿國已經決定不回島國,卞慶雖然留戀大宋的美好與敏華,遊玩了幾日之後,他們也決定返回島國去複命。

卞慶一行並不會直接返島國,接下來都是北風,他們會先南下,與大宋進行貿易後然後再返回島國。

臨行前梁川也給源賴朝寫了一封信。

信的內容旁人無從得知,梁川對卞慶千叮萬囑寧可性命不保也要將信交到源賴朝手頭,否則就將信毀掉。

卞慶一直以為梁川是在執行神秘的任務,這封信裡麵寫著自然也是國家機秘,在他的思維中忠字當頭,生命都可以拋在後頭,自然不能違背自己的信念。

其實信裡麵梁川也沒有寫什麼,隻是勸源氏。

“孩子要好好培養,教育好他仁義之術,也要教給他權謀之術,如果成為一代優秀的帝王不僅是島國人民的福氣,也是大宋人民的福氣,兩國本是一衣帶水的友鄰,漢人是世上最堅韌最難以同化的人,也是世上最有創造力的人,曆史上有許多的民族都會覬覦這片土地,可是最後的下場永遠是不變的,一個個外來的民族消失了,漢人還是屹立在這片土地上。”

“想要日本有更好地發展,你們國內的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他們才會支持你們源氏家族的統治,這些要怎麼做,想必我們當今的趙官家是最好的榜樣,你可以多派一些使節團來大宋學習經驗,回去好教給咱們的孩子!”

“如果可以把咱們的孩子教育成一位賢明的君主,將來曆史會銘記咱們的功勞,我希望有一天,你帶著孩子,把咱們兩國的關係朝著更加和平的方向發展,如果你教育孩子的是一些暴力野蠻的思想,那對不起,將來我會自己拿著鞭子去教訓他!”

落款就兩個字——梁川!

自己在島國竟然可以呼風喚雨左右局勢,可是自己隻是大宋最普通最底層的勞苦一員,在大宋像自己這樣還有千千萬萬。自己不希望兩國人因為某些人私利走上戰場,希望友誼的傳統可以繼承下來,任何破壞這層關係的人不管是現在還是以後都要絕對鏟除。

還有一點,無論何時都不可以將國門鎖起來,世界在變,與時俱進知道世界的發展國家才會進步。

要是放在以前他這個吃蘿卜的命絕不會去操人家喝肉湯的心,但是現在不一樣了,自己的兒子成了島國的統治者,有了這一層關係,源氏多少會聽進去自己的話,如果兩國可以避免開戰的話,一千年後也許是另一番景象。

閉關鎖國的危害梁川再清楚不過,兩個國家就是因為當初的鎖國行為落後世界幾百年,而島國提前感受到了變法圖法的甜頭,最後將目標鎖定到東方來。要是一直進步的話,會有這些事情嗎,也許曆史會改變吧。。

汴河邊上楊柳依依,梁川帶著阿國在人群之中看著卞慶的船隊沿河而來又順水而去,卞慶帶著幾十船的珍寶還有物產滿載而歸。

汴河上圍觀的人還是那麼多,還是沒有人注意到不起眼的梁川。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