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謙笑著走了過來,道:“怎麼可是這戲不對承恩公的口味”
戲是薑律點的。
他點的是沉香救母。
曹宣望了一眼熱熱鬨鬨的戲台子,猶豫了片刻,這才道:“宗權,你覺得這樣對嗎朝廷有銀子給皇上大婚,卻沒有銀子給九邊添置軍需……萬一九邊崩潰,京城還能保得住嗎皇上難道就一點也不擔心而且國庫空虛,難道就是太後娘娘的錯我姑母攝政的時候,好幾年都沒有添置一件衣裳,放了幾批宮女出去,宮中的費用也一減再減,到如今宮裡還有很多的宮女內侍說我姑母吝嗇……”
李謙臉色上的笑容漸斂,正色地道:“承恩公如若有興致,不妨從晉中、壽陽回京,看看沿途的風景之餘,也可以了解一下民生。”
從山西入京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走陽泉、蔚縣,這條路通九邊,通常是武官的選擇,一條是剛才李謙建議的走晉中、壽陽,是文官們常走的路線。
九邊情況特彆,不足以代表百姓的生存狀態。而晉中、壽陽卻是百姓居住之所,生活的怎樣,最清楚不過了。
李謙的用意不言而喻。
曹宣訝然。
在他的印象裡,李謙野心勃勃,一心一意往上爬,這樣的人也會關心黎民百姓
李謙笑道:“承恩公還是皇親國戚呢!少誰的嚼用也不可能少了您的嚼用啊!”
言下之意,他更應該是那個不關心時事的人。
曹宣聽著心中一動,若有所思地沉靜了片刻,突然笑了起來,道:“人不可相貌。李儀賓,我現在可算是見識了!”
李謙咧了嘴笑,雪白的牙齒在陽光下閃著健康的光澤:“我現在還不是儀賓,承恩公稱我一聲將軍即可。”
他雖然得到了賜婚的聖旨,卻沒有封賞。
曹宣嗬嗬笑。
想起自己回京之後趙翌召見他時那張像吃到了蠅蚊般的臉,再次覺得李謙是個人物。
他道了聲“借你吉言”,就丟下了手中的魚食,轉身去了看台的亭台。
李謙沒有走,而是接過曹宣剛才拿著的魚食,繼續給魚喂食,心裡卻不以為然地撇了撇嘴。
天下早已亂象紛呈,隻是他們這些養在鳥籠裡的人不知道而已。
親們,月票5600加更!
nn
ps:姐妹們,七月倒數第二天,求月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