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宣就是在這樣詭異的情形下接手了薑律的差事,成了五城兵馬司都指揮使。
就連曹宣本人,從行人司司正手裡接過聖旨的時候表情都止不住有些怪異。
他道:“郡主,依臣看,堵不如疏。與其四處拘人,鬨得沸沸揚揚,弄得那些原本不知道的人也都知道了,還不如隻把幾個造謠的人找出來處置了,然後示意各封疆大吏上表,恭祝新帝繼位。”
李瑤聽著眼睛一亮。
在薑憲任命曹宣的時候,他就隱隱有種感覺,薑憲做事看著毫無章法,甚至有時候還流露出女子才有的驕縱任性,可實際上,她做的每件事走的每一步都有自己的用意,而且每一步走得都非常巧妙,既不會讓這個棋盤翻了,也不會過多的倚重某一個棋子,一手平衡術玩得特彆溜。
不知道比曹太後高明多少!
而剛剛還被大家認為除了“曹太後侄兒”這個身份外沒有什麼立場來管這件事的曹宣,卻一出口就解決了這件麻煩事。
不管薑憲是什麼樣的人,僅憑這份識人之能,她已可以在朝堂上立於不敗之地了。
李瑤想了想,乾脆錦上添花,道:“臣還有一、兩個私交頗好的同窗在外任職,我這就寫信示意他們上表。”
大行皇帝賓天,這些外放的封疆大吏除了要披麻戴孝,還要寫祭文以示哀思。新帝繼位,這些大臣除了普天同慶,還要上表祝賀,同時也是委婉地表示支持的意思。
隻是這裡有個先後順序。
通常都是大行皇帝下葬之後,各地大臣才開始上表慶賀。
曹宣不過是把這個程序提前了,卻可以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讓那些還沒有經過百姓反複推敲和發酵的謠言失去了落地生根的土壤,從而威脅不到趙璽的根本。
除此外還可以震懾廖修文和遼東衛的人,告訴他們各地封疆大吏已經承認了趙璽的血統和身份,大局已定,他們沒有任何翻盤的機會,讓他們趁早死了心,向朝廷投降。
李瑤和左以明不禁對曹宣刮目相看。
就是汪幾道和蘇佩文,也不得不佩服曹宣在處理這件事上的機智敏銳。
薑憲卻絲毫不在意曹宣怎樣去處理這件事,反正事關的是趙璽的生死,又不是她的生死。
她沒有過多地對這件事進行討論,直接丟給曹宣就不管了。
可在汪幾道等人的眼裡,這卻是對曹宣的極度信任,讓汪幾道不由猜測薑憲是不是早就和曹宣商量好了。
隻是他這樣的小心眼還沒有維持兩天,遠在甘州的李謙和遠在福建的趙嘯時隔一天,分彆一前一後上表,慶賀新帝登基。
汪幾道頓時驚呆了。
甘州和福建都離京城千裡迢迢,這份賀表肯定不是在他們廷議之後寫的。
也就是說,這兩個人都在聽到遼王叛亂之事時就猜測到會發生這樣的事,並且不約而同的想到了這個辦法來為趙璽解圍。
或者是,來為薑憲解圍。
汪幾道心亂如麻。
四川巡撫郭永固的賀表緊接著送到了他的手裡。
他拿著三份賀表匆匆去了李瑤的署衙。
內閣的幾位輔臣內鬥是一回事,可若是薑憲得到了那些封疆大吏的支持,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
親們,今天的更新!
o(∩_∩)o~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