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高民生讓人把投影搞好。
上麵是一串人名,大概有二十多個,連照片都配上了。
一水的大頭照,拍照水平隻能用一個成語來形容——一言難儘。
吳遠當然榜上有名,在裡麵還算帥的呢。
而且吳遠的名字,還是紅色的。
曹誌剛的名字同樣也是紅色的。
這說明什麼?說明吳遠、曹誌剛都是重點觀注的對象。
當然,被標紅名字的當然不隻這兩個人,一共有八人,大概都是各個科室的重點人物。
這些都是考察小組評分較高
眾人開始一個一個地討論起每一個人,對此發表一些看法。
其實這個環節沒什麼太大的意義,反正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嘛。
大家都是職場老油條了,都不會互相駁麵子,走個過場而已。
轉眼間就說到“吳遠”了。
眾人心裡就開始犯起了嘀咕,有的人不認識,有的人認識,知道這個人比較特彆。
趙琴當仁不讓,搶先發言了:“吳遠是我們急診科最出色的醫師,而且是純正的外科醫師,現在的表現非常出色,我覺得應該理所當然有一個編製。”
劉大柱:“這小夥子確實不錯,是個人才,上次看他做手術,頗有架勢。”
有人發表了不同看法:“劉主任,你又不是外科醫生,怎麼知道他有外科醫生的架勢?”
劉大柱不服氣地說:“我是內科醫生,但我也會看外科醫生靠不靠譜啊!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
高民生擺擺手,阻止他們繼續扯皮,轉頭說道:“孫主任,你怎麼看?”
“孫主任”當然是指的孫建中了,他是普外科的主任,吳遠又是從普外科轉到急診科的,他對此有一定的發言權。
孫建中猶豫了一下:“其實吳遠以前是我們普外科的,剛剛轉去急診科兩個多月而已。”
這件事在場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一聽孫建中的話,不禁留意了起來。
高民生打趣道:“呦,這樣的人才,你怎麼答應放去急診科啊?”
孫建中輕咳了一聲:“這就是我要說的,吳遠在普外科呆了差不多兩年,我還是比較了解的,我感覺吧……吳遠的天賦一般,工作態度上也是差強人意……”
看到趙琴剛要張口說話,孫建中打了個手勢,示意讓他說完。
孫建中:“最近吳遠的表現確實出人意料,很驚豔,但是有一點要明白,對於一個外科醫生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
王金盧:“是什麼?你來說說。”
孫建中:“是穩定性。”
孫建中看了一眼趙琴說:“趙主任應該明白,外科醫生對心理素質、基本功要求很高,偶爾發揮出色的人不少見,但也稱不上多好的人才,真正的人才是什麼,那就是要穩定的,高水平的發揮。”
孫建中看了看王金盧,又看了看高民生,繼續說:“在這方麵,我認為曹誌剛更符合要求。”
眾人麵麵相覷,看來孫建中是鐵了心要捧曹誌剛了。
這也是當然,曹誌剛是跟王金盧關係深,孫建中肯定要捧了。
但拋開這些私心方麵的問題,孫建中說的也有幾分道理在。
外科醫生很多時候是非常吃狀態的,狀態好的時候,做手術得心應手,可能會超水平發揮的表現。
<a href="" target="_blank"></a>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網手機版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