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寧還真是高冷,對吳遠已經算態度不錯了。
陳寧對彆的年輕男醫生,那才叫冷冰冰,可以凍死人的那種。
眾人換好了手術服,進入了手術室。
此時,吳遠終於見到了孕婦劉夢雪。
劉夢雪已經躺在了手術台上。
不對,確切地說,那應該是一張分娩床。
因為要進行類似於剖腹產的手術,事先要做準備工作,分娩床當然就是必須的了。
為做這台手術,劉夢雪已經提前做了大量的檢查工作,比如采血、做心電圖、胸透等等。
好消息是,這些檢查指標都過關了。
沈飛塵站上了主刀位,吳遠則站在了對麵,也就是一助的位置。
陳寧則站在吳遠旁邊。
對於自己是二助,一助是吳遠,陳寧沒什麼不滿的。
從整體實力來說,陳寧認為吳遠確實要強過她,而且強過普外科任何一位年輕醫生。
吳遠扭頭看了看上麵的觀察室窗口,不禁嚇了一跳。
不得不說,旁觀這台手術的人還真不少。
從這裡可以看到不少人頭在那個長方形的窗口裡晃來晃去的。
雖然看不清都是誰,但是根據陳忠勝和鄭秋成聽來的消息,那些多半都是大佬。
與此同時,在手術觀察室中,各方大佬齊聚一堂,正在小聲地議論著。
雖然不是他們做手術,但是氣氛還是挺緊張的。
畢竟這台手術事關重大。
不僅手術難度非常非常高,而且患者是個重要的人物,不容有失。
大佬們在觀察室旁觀,其實也有另外一層意思。
如果沈飛塵頂不住的話,或者出現了什麼危急時刻,這些醫學界的大佬,還可以臨時救場。
最低限度的,也要保住患者,也就是孕婦劉夢雪的性命。
這時,其中一位大佬注意到了一助位上的醫生。
這位大佬便是駱清學,市醫師協會的會長。
駱清學是會長,沈飛塵是理事之一。
按理說兩個人應該關係很密切才對,但事實上,兩人的關係平淡如水,幾乎沒有什麼交集。
其實醫師協會本質上還是一個比較鬆散的組織,平時事務性工作並不多,每周也隻需要去會裡報到一兩次就行。
當然,組織雖然鬆散,但是權力還是很大。
醫生們評職稱,必須通過他們才行。
駱清學指著一助位說道:“一助是誰?看著挺年輕的。”
東城醫院普外科的主任王洪陽也在。
王洪陽“噢”了一聲;“那個人呀,是急診科的一位外科醫生,叫吳遠。”
眾人一聽,不禁露出了好奇的神色。
急診科的外科醫生,參與這麼重大的手術,確實蠻奇怪的。
正常來講,應該是普外科出人上手術台。
畢竟急診科雖然工作繁重,每位醫生的能力也都很強,但是有一個非常大的缺點。
那就是技能多,涉獵廣,但是並不專精。
雖說是擅長外科的醫生,但是內科的事情也會乾。
其實像這樣的手術,上手術台最合適的人選是普外科主任王洪陽。
但是沈飛塵沒看上。
其實就算沈飛塵想讓王洪陽上手術台幫忙,王洪陽也會找理由推掉的。
畢竟這台手術就是燙手山芋。
做成功了固然可以撈到很大的功績,但是失敗的話那就瞬間墜入地獄。
關鍵是失敗的幾率還很高,那就更得能躲就躲了。
此時,肖重山淡淡地問道:“手術組的醫生是沈主任挑的嗎?”
王洪陽點了點頭;“對,這台手術是由沈主任全權負責,所以人也都是他選的。”
肖重山看了蔡國濤一眼:“老蔡,你說的還真沒錯,沈主任真有個性,選團隊成員也彆具一格。”
蔡國濤嗬嗬笑了起來,沒有言語。
這時,又有一位大佬說話了:“你們可不要小看那個年輕人,他的水平可圈可點。”
說話的大佬正是高華江,在座的幾個人中,腕兒最大的一個。
國家級醫學院士,說起話來,底氣十足。
蔡國濤和王洪陽倒也沒有意外,畢竟吳遠已經被高華江的醫學碩士進修班錄取了。
也就是說,高華江是認可吳遠的實力的。
但那又如何,跟在座的幾位大佬比較起來,吳遠就是一隻螞蟻,壓根上不了台麵。
駱清學和肖重山倒是覺得挺稀奇的。
高華江可不會輕易誇人,能入他法眼的年輕醫生,多少都是有些天才的成分的。
驕清學:“高教授,你認識他?”
高華江:“對,他馬上就是我的學生了。”
眾人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
自家學生,那多少也要護一護短的,不能讓人看扁了。
此時,監視屏幕一黑,關閉了。
玻璃窗的自動遮光簾也閉上了。
觀察室內的人也沒有意外,因為此時婦產科的人正在給孕婦劉夢雪進行手術的準備工作。
這台手術實際上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就是剖腹產手術,第二部分就是腫瘤摘除手術。
當然,最難的還有將胚胎放進紫宮這部分,可以單算。
反正要做剖腹產手術,需要做不少準備工作。
比如備皮消毒,還有放置導尿管,去排空膀胱。
這部分就是由婦產科的鄧彩霞和王江雪負責,在此期間當然不能讓大佬們旁觀了。
分娩床支起來了。
就連吳遠都要站在後麵,不能看不該看的東西。
鄧彩霞和王江雪半蹲在前麵,剛做完了盆腔檢查,馬上就要放置導尿管了。
手術過程中,孕婦劉夢雪不能去廁所,所以要插入導尿管導尿。
鄧彩霞:“做拉鉤,我來切口,你再插入導尿管。”
王江雪點了點頭。
這兩個人是婦產科最強的二人組,合作了很長時間了,所以非常默契。
王江雪:“患者還有一些腫脹,但問題不大。”
片刻之後,導尿管插入完成。
接下來就可以做剖腹產了。
沈飛塵向麻醉師示意了一下。
麻醉師進行了靜胸全麻手術。
手術過程中,孕婦劉夢雪需要全程戴著呼吸器。
觀察室內,屏幕又亮了起來,從玻璃窗也可以看見手術室的情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