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並不奇怪,最初國立大學是準備招收本科專業的。
可最後考慮到現在華陽國內還有那麼多西醫方向的醫生,以後總不可能讓他們失業吧?
考慮到這個問題,最後與方小悅進行多次協商,最終達成了協議。
這個新專業與培訓計劃融合為一體,暫時隻招收研究生,並且限定於已經有一段工作經驗的醫生。
如此一來,以前讓陳主治感覺很頭痛的一些問題就迎刃而解。
譬如教室,住宿,飲食等等方麵。
隨著時間走到七月,中藥製劑與針灸麻醉專業的第一次招生也在國立電視台做了一番廣告。
而由於廣告效果不錯,再加上方小悅的諾貝兒得主身份加持,到了七月中旬時,該專業的報名人數已經達到了十三萬人之多。
當然,也正因為報名人數太多的關係,國立大學不得不厚著臉皮找到方小悅,商議擴大招生人數。
之前雙方確定的招生人數是一千人,這比培訓計劃的四百人多了一倍不止。
可現在國立大學想要將招生人數擴大到三千人。
三千人?
這是想要將我累死嗎?
方小悅第一反應就是連連搖頭。
彆的不說,光這三千人的教學工作怎麼搞?
雖說陳主治,江住院,老湯等人勉強可以承擔一些課程的教學了,但他們總歸學的時間太短,像中藥製劑這方麵的教學,肯定是有比較大的難度,隻能方小悅一個人上。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方小悅就算是將自己拆成幾個都很難完成教學任務。
沒法,不管是針灸麻醉還是中藥製劑的教學,研究,都是一個龐大的工程,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夠完全推開的問題。
在方小悅的堅持下,國立大學也隻能放棄自己的打算。
不過,方小悅倒是提出了另外一個方案,那就是在這批碩士生之外,再招一批博士生。
而博士生的範圍則限定在之前那四期培訓醫生之內。
這樣的好處就在於他們招來之後,在學習上沒有任何障礙,並且如果方小悅多給他們開小灶的話,他們還可以擔任起一部分教學的任務。
對於這個辦法,國立大學接受了。
很快,方小悅就從副教授晉升成為教授,同時,陳主治,老湯晉升成為副教授,江主治晉升成為講師,就連鄭護士都撈了一個護理係的講師職位。
相對於那批正在挑選之中的碩士生備選,方小悅很快就從以前的培訓醫生裡挑選出了二十人。
這二十人裡有幾人是醫療組成員。
等到國立大學的特招錄取通知書發到地方,不少醫院還特意為此召開了某某醫生前往國立大學進修的歡送會。
沒法,這裡麵不但國立大學的牌子很硬,並且方小悅這位諾獎得主的實力太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