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橡膠樹這種植物,想要割膠,至少要等它長到7,8年以上。
這個時間對於星海國的工業需求來說,就有點太漫長了。
因而國家發展事務部也要求工業部儘快推出人造橡膠計劃。
可工業部當時就將這個要求給駁回了。
原因很簡單,連石油都沒有,怎麼研製人造橡膠?
且不提這些技術上麵的問題,這些移民驚恐不安的被經查趕上了車,坐著蒸汽鍋駝卡車朝著臨時安置點而去。
他們需要在臨時安置點進行為期三天的再度檢疫,以及情況補錄,之後才會被真正安置下去。
對於這些千裡迢迢過來的流民,軍事事務部大概是最興奮了。
嗯,準確來說,應該是海軍司令王海濤最興奮。
為啥?
原因很簡單,那邊過來的流民裡麵懂水性的太多了。
由於靠近沿海,再加上乃是眾多海盜的起家之地,譬如鄭芝龍的老巢就在那裡。
另外,那裡出水手,曆朝曆代,官府選取水軍,至少有三分之一選自胡建。
而清軍殺入胡建之後,眾多海商破家滅族,使得手下的水手紛紛逃難。
因而等海軍去臨時安置點征兵的時候才發現,這些流民裡的水手比例之高,超乎了他們的想象。
更何況,在千裡長途跋涉之中,體力較弱的老人,小孩很多都丟了性命,或者壓根就走不到嘲州去,因而這些流民的年齡段也是相當合適。
僅僅三萬流民裡麵,海軍就挑選出了三千精壯水手。
如果不是元老院給予海軍的編製著實有限,王海濤招募六千新兵都沒有問題。
當然,在陸軍也招募了五千新兵之後,元老院暫時停止了軍事事務部的招兵計劃。
沒法,在招募了這一批新兵之後,星海國的士兵總數達到了一萬五千人,其中海軍四千,陸軍一萬一。
可以這麼說,以南海島現有的三十多萬人口而言,供養一萬五千士兵,已經算是很嚇人了。
要知道以明朝以前的強盛,巔峰時期1.9億人口,也就供養了118萬兵力。
差不多也就是170個老百姓裡供養一個士兵。
並且明朝大多數兵力都是以軍戶製度存在的,軍戶大多數都是自己種田,自食其力,隻有軍官才有糧餉。
而星海國現在差不多就等同於二十個老百姓供應一個士兵,士兵還是全脫產的!
這就是工業化的好處所在了。
以較低的人口,生產出極大豐富的物質,供養更多的士兵。
當然,這個比例也不可能繼續提升了。
畢竟工廠裡還急缺青壯呢,軍事事務部的大肆募兵,已經讓工業事務部很不滿了。
張飛飛甚至於在元老院開會的時候,拍著桌子威脅要減少兵工廠的產能。
更何況,一口氣招募了那麼多的新兵,光是訓練,也是需要花費相當時間的,否則的話,就會讓軍隊戰鬥力快速下降。
在募兵結束之後,軍事事務部便對陸軍,海軍進行了整編。
陸軍整編為四個師,下轄十一個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