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辛苦的村民,正在賣力犁地的大黃牛,方小悅不是沒有想過搞個什麼機械的犁地機出來。
可問題是這玩意壓根就不應該由一個知青研究出來。
最關鍵的是他現在什麼都沒有。
有研究這玩意的功夫,還不如想辦法賺點錢,給村裡買一台拖拉機呢。
將田地儘數翻一遍,補種玉米之後,奎星村就算是進入到農閒階段了。
除了每天派人去查看一番發芽情況之外,其餘村民就沒有事情了。
一部分村民這個時候都喜歡聚在村頭吹牛侃大山什麼的,而另外勤快一些的村民則開始進山采藥,這也是奎星村的傳統之一。
也是被供銷社所鼓勵的。
否則的話,大家都不去采藥,而這個時候壓根就沒有規模化種植藥材的路子可走,藥材從什麼地方來?
而最精壯的一批村民則被民兵連長黃老幺拉去訓練了。
平時,奎星村的民兵連壓根就沒有訓練的時間,現在嘛,農閒了,自然就要將訓練抓起來。
當然,訓練也不是白白消耗時間訓練的。
在訓練期間,民兵是計算工分的。
也正因為如此,黃老幺在之前還問過方小悅,問他願不願意參加訓練,給他多算點工分。
不過,方小悅倒是拒絕了,把王思新,劉革新,周社會三個知青給推薦了進去。
沒法,他自己的時間是要用在草編上的,而黃向東,李學慶,楊紅星,成雅琴幾個人則要跟著自己學草編。
但實際上知青也必須有一部分參加訓練的,反正王思新三個人也坐不住,不如讓他們去訓練,也好多賺點工分,等到公糧一交,也能夠多分點糧食。
說實話,方小悅這段時間已經吃土豆燉肉這類夥食,吃得快要吐了。
他做夢都想要舒舒服服吃幾頓白米飯。
一周後,村長叫上村裡的青壯以及知青,一個個推著平板車,平板車上堆滿了裝好的穀子。
一行上百人就推著糧食去了鄉上。
這個時候正值交公糧的時段,鄉上糧站外站滿了人,一個個都是推著堆滿糧食的平板車。
王德貴到了之後,倒是與那些相熟的村長相互打著招呼,打聽著各村的糧食產量。
畢竟這與鄉上夏收獎勵有著密切的聯係。
前幾年,凡是得了夏收冠軍的村,都得到了獎狀以及陶瓷杯,陶瓷臉盆等等之類的獎勵。
雖說東西不算多,不算值錢,但這可是榮譽啊!
出門在外,一說起某某村,就可以挺起胸膛,說這是咱們村,夏收第一的村!
或許與野豬鬨災有點關係,這次奎星村的排名有點不太好看。
因而打聽了一番,王德貴就老老實實的去排隊了。
沒法,這種事情,你如果不能拔尖的話,越打聽,越心塞啊!
就跟高考分數出來之後,彆家的孩子都是660,680,690,甚至於700以上的高分,可自家的孩子隻是490,剛過本科線,那種滋味簡直讓人想要發狂。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