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率軍抵達六江省之後,彭國新表現得極為奮進,連續攻破左王屬下十多座縣城,兵峰直指左王盤踞的省城。
可就在一個月之後省城外的一場大戰裡,彭國新就中了左王的合圍之計。
八萬洛軍在左王大軍狂打猛攻之下驟然崩潰。
這並不奇怪,彭國新麾下的洛軍此時已經混雜了太多收編而來的團練,就戰鬥力而言遠遠比不上最初那三萬洛軍。
如果彭國新穩紮穩打, 借用戰鬥慢慢磨煉的話,這支洛軍必然會恢複到最初的精銳。
隻可惜,彭國新過於急於求成,企圖一戰定乾坤,將左王擊敗,奪回六江省城。
結果就中了左王的計。
當放在後部的團練雜軍在緩緩推來的火槍兵射擊之下爭先恐後逃亡的時候, 彭國新就知道自己敗了。
他接受不了這樣的打擊,拔出配劍就想要自殺殉國。
結果被親衛一把奪下, 拚儘全力將彭國新救了出去。
經過這麼一番波折之後, 彭國新在戰場上就變得成熟了很多。
準確來說,他變得更狡獪了。
在收攏了殘兵之後,彭國新並沒有被一擊打垮,而是將手下的兵丁分成小隊,偽裝成為普通流民,進入左王領地之後,趁著夜色就是一頓搶殺燒掠,搞得左王領地內治安狀況驟然下降。
而等到左王屬下的巡檢派出人馬搜索的時候,這些洛軍又會裝成老老實實的流民。
左王也不可能讓人將領地上的流民全給剿了。
畢竟這些都是寶貴的勞動力,並且如果大肆屠戮的話,左王在民間的名聲就臭了。
這年頭,最壞的事情就莫過於名聲壞掉。
雖說不至於像書上所說千夫所指,無疾而終。
但名聲壞掉的話,很多事情就不好做了。
這個時候,就算是小鬥出,大鬥進,放高利貸的士紳, 都會假吧意思的做點好事, 搏個好名聲。
由此可見這種事情的重要性。
當然,左王也不是沒有想過辦法。
譬如給領地內的流民分配田地,讓他們安家落戶,登記戶口等等。
如此一來,那些偽裝成為流民的洛軍兵丁想要流竄作案的難度就大幅增加了。
當然,彭國新也沒指望憑借著這樣的爛招就將左王勢力整垮。
他的主要精力還是用在了苦練內功之上。
在那段時間裡,彭國新都一直住在了軍營之中,每天的操練親自坐鎮,每天的飯菜親自過問。
這倒是起了不小的作用。
而方小悅這段時間也感覺很頭痛。
就拿昨天來說吧,一群不知道從什麼地方來的流民,竟然在晚上舉著火把想要翻入道觀,搶劫道觀。
並且這些流民的武藝還不低,都拿著精良的兵器,至少那些晚上守夜的黃袍壯漢是沒有多少反抗之力的。
如果不是方小悅在關鍵時候招出了一名黃巾力士,將這些流民打得屁滾尿流的話,道觀指不定又一次被燒成白地。
而這樣的事情,已經發生過三次了。
俗話說得好,事不過三。
以前方小悅還以為是那些流民真的活不下去,臨時落草為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