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來不知道,來到這邊工廠,羅梅才知道代工廠的外貿原單是真的便宜。
“這些大牌賣的就是這個品牌,你說同樣一件風衣,它還能比人家多用兩米布料嗎?”
大差不差,但人家這個品牌值錢啊。
都說設計很值錢,李經理覺得其實也就那樣,眼前一亮的也沒多少。
何況這衣服都是人來穿的,要是人長得不行,穿上好看的衣服也是醜人多作怪啊。
他這話讓楊欣忍不住辯駁了句,“可要是沒件好點的衣服,彆人又會瞧不起,現在這社會不就是一切向錢看齊嗎?”
她說完其實就有些後悔了。
羅姐說了,要少說多聽,自己懟人乾什麼?
可是做一行就得愛一行,你要是對這行都瞧不上眼,那吃這行飯豈不是憋屈?
楊欣後悔又沒那麼後悔,她就是怕這影響羅姐的生意。
“你這個親戚家的小孩倒是還挺……”李經理想了想,“挺會說。”
楊欣說出了她想說但又不方便說的話,“學生氣重,不過這話也有些道理,我要是衣衫襤褸的過來,隻怕都見不到李經理。”
李經理哈哈大笑,“哪能啊。”倒是句實在話。
他們做生意的,第一眼可不就是以貌取人嘛。
不說土大款暴發戶什麼的,你要是破衣爛衫的,誰給你那麼多眼神。
“小楊說得對,等過會兒請你吃大餐,咱們好好討論討論。”
國人喜歡在飯桌上推杯交盞中來談生意,李經理有些脂肪肝,不喝酒,吃飯的時候也十分注意,吃的不多,大部分時間都在跟羅梅聊服裝廠的事情。
羅梅想著把那些代工服裝的尾貨全都拿下,但貨款支付方麵還需要談一下。
她手頭上的流動資金不足,需要一個簡單的回款周期。
依照羅梅原本的意思,是半個月的尾款支付周期。
實在不行坐火車過去坐飛機回來嘛。
有了前麵幾單成功的交易,後麵再說也不遲。
結果她還沒開口呢,李經理先提了出來,“要不咱們按照老規矩辦?”
進貨都談好了,自然要談貨款的事情。
但老規矩是啥羅梅不清楚啊。
“李經理的意思是……”
“老規矩,月中前的進貨月底結清尾款,前期和尾款半對半。”
羅梅下意識地問道:“那月中後的進貨呢?”
“那就下月中旬前結尾款。”
這倒是比她原本設想的還要好些。羅梅思考了下覺得問題還是出在經營模式上,畢竟原本工廠合作的都是小服裝商,大家流動資金都那樣,一次性付清貨款可不容易。
服裝廠又需要清理庫存,所以這才有了捆綁銷售,用本土服裝捆綁這些外貿尾單。
“那成,就按照這老規矩來。”
兩邊都不是啥麻煩人,簽訂的合同倒也不算多複雜,羅梅讓楊欣幫忙看了一遍,確定沒什麼問題後就簽了下來。
“你們兩個能都帶走嗎?”
在運輸這件事上,羅梅倒是另有打算,“這事我想麻煩李經理,我想找個人幫我運貨,這來回一趟我給他兩百塊,買火車票的費用我報銷。”
之前來進貨的批發商,大部分都是親自過來。
畢竟還要看一下進哪些不進哪些,羅梅顯然是個好說話的,通盤吃下不挑挑揀揀,對這麼一個客戶,李經理還是挺待見的。
總比那些進貨不多毛病不少的強。
他實在是懶得應付,能把這些尾貨處理了就好,至於其他的那些都是小事。
羅梅和楊欣走的時候,李經理親自送人到火車站,招呼人幫忙把大包小包裝到車上,還特意準備了土特產禮盒。
“等回頭有機會一定去首都看看,我都有十多年沒去首都了。”
羅梅笑著跟人客氣,“那到時候我全程招待,李經理您可一定要給我這個機會。”
這話誰聽到不喜歡呢?
人都喜歡辦事周全的人,過於精明很容易讓人覺得自己被算計了,可周全就不一樣了,讓人如沐春風啊。
“一定一定。”
楊欣有些擔心,上了車連忙把那土特產禮盒接過來,“羅姐您小心。”
懷著孩子呢可是得小心。
羅梅笑了笑,“謝謝。”
楊欣覺得老板實在太客氣了,讓她都不好意思起來,“羅姐那咱們回去後做什麼?”
“找個鋪麵,開個店。”秀水街是好地方,但是堆積在那裡的服裝往往賣不出高價。
羅梅現在拿到手的外貿貨多,不可能全都弄到莫斯科去。
她想要開個店。
這店鋪的選擇嘛,自然是王府井,那裡本就是商業街。
這事羅梅去找邱萍萍幫忙,開公司的章程邱萍萍熟悉的很。
“這快過年了我就想起來咱們第一次見麵,那會兒你還給老黃兩口子跑腿,這還沒半年呢,有家有業都要開公司自己當老板了。”
真是快啊。
羅梅拉著邱萍萍的手笑,“還不是萍姐你跟呂哥幫了我那麼多,不然我哪能這麼快站穩腳跟呀。”
“我們才幫了多少,你運氣好人也好。”邱萍萍不是挾恩圖報的人,何況羅梅幾乎救了她的命,不然她那會子在莫斯科街頭可真是舉目無親不知所措。
“好人有好報,羅梅你的好日子長久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