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我說,讓小川跟我家大偉後麵乾,小川媽,你看成不?”
剛拔掉耳塞崔大嬸這句話便傳了過來,孟川頓時臉如同被狠狠打了一巴掌,火辣辣的疼。
大學生給初中都沒畢業的同齡人打工,雖然很諷刺,但這就是社會的確存在的現實。如果是在新聞看到這個,孟川會一笑了之,甚至還會化為鍵盤俠嘲諷一番,可他沒有想到這樣的事也要發生在自己身上,雖然他現在的工資不高,但他決不允許那樣的事發生。
“媽,我到鎮上買點東西。”孟川慢慢的下了樓,因為家裡的樓梯還沒有裝扶手。
孟川家樓房是孟川高三那年建的,說是樓房,但裡外裝修都是能少則少。樓房裡就孟川奶奶的臥室吊了頂,而樓房外牆是刷的塗料,一塊瓷磚都沒貼,瓷磚太貴。用孟父當時很自豪的話說,孟川考上大學,以後肯定在城裡工作,家裡的錢存一分是一分,得留著給孟川在城裡買房買車用。那時候的孟川還意氣風發說要乾一番大事業,不需要孟父如此,然而如今卻的確是一事無成,車房需要靠父母幫忙。
聽見聲音的孟母放下手中的韭菜,轉頭看向孟川,很是不安。
“是不是我們吵著你了?你這剛下夜班,快回去再睡一會兒啊。崔姐,我們改天再聊。”
孟母知道兒子從小就好強,剛剛準是聽到了崔大嬸說的話,指不定現在心裡得多不好受。但其實在她心中,兒子工作輕鬆、還能自己養活自己就足夠了,何必跟彆人比。這也是中國很多父母的簡單期望,不盼子女成龍成鳳,但求子女安康。
“沒吵著,我昨晚夜班偷偷睡了三四個小時,公交車上也睡了會,現在不困。”夜班和公交車上睡覺是實話,但不困就純屬扯淡。
“那行,你去吧,記得午飯前回來。”孟母沒挪身,繼續坐在門口擇著韭菜。讓兒子出去走走也好,這一個月她不是沒聽到村裡人嚼舌頭,可她也沒有辦法。
興隅村離樂宣鎮鎮區隻有兩裡路,孟川不是真要到鎮上買東西,便騎著自行車上了門口的水泥路。家裡有電瓶車代步,隻是孟川想通過騎車可以讓自己放鬆一下。人要是真的累極,就不會再想那些糟心事,也就不會再想著創業什麼的了。
可是很多東西不是想躲就躲得掉,經常會在你受傷時,再給你補一刀。但這一刀也同樣可能會化為助力。
……
騎在樂宣鎮中心街道上,一輛奧迪a6唰的從孟川旁邊飆過,然後的一聲急刹停住,接著汽車不停鳴笛快速倒車,在孟川還在好奇這汽車的奇怪動作時,回到了他身旁。
“孟川,你小子怎麼回來了?”車窗搖下,一個戴著大粗金鏈子的腦袋伸出了汽車,伸到孟川麵前。肥手還伸出車窗不停摸著車門,像是在提示什麼。
“魯老板,你這車不錯啊。”
坐在汽車上的正是崔大嬸的兒子魯大偉,魯大偉發家後,村上年輕人對大偉的稱呼便從偉哥改成了魯老板,孟川也沒能免俗。
“四月初剛換的,內部價三十三萬,小錢。”
魯大偉裝作不在意的擺擺手,說的話卻頗為隨意。曾經父母口中彆人家的孩子如今扶個自行車站在烈日下,他卻舒適的坐在小汽車中,再配上他風輕雲淡的話,這場景,這感覺,魯大偉隻想說爽!非常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