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淵源(1 / 2)

() 返回興隅村的途中,陳大特地喊孟川坐在一起,一直跟孟川聊著包田創業的事情。

對於這些,除了土地簿相關,孟川自然是都知無不言言無不儘。

“小夥子一路走來是挺辛苦的,目標明確也有遠見卓識,是個創業的料子!”

在聽完孟川初步的簡述後,陳大讚賞的拍著孟川肩膀道。

孟川不好意思的嘿嘿一笑,卻是沒有說多餘的話。

而難得碰到一個白手起家的成功商業人士,孟川自然也是將自己之前創業過程中的一些疑惑在簡述時同步提問出來。

比如貸款的問題,比如公司注冊地址是否恰當,比如每十畝分批種菜的種植方案,比如正在興揚村試驗實行的李長華命名的新集體農業經濟模式……

對於其他的問題,除了純商業方麵的陳大進行了簡短但很直指本質的回答。其他牽扯到農業相關,陳大並沒有故作高深的討論,而是直說自己沒有相關經驗就沒有發言權。

這其中有一點,貸款,陳大卻是與孟川聊了很多,一直聊到了孟川家門前。

“……彆人我不可能如此建議,但以你目前的發展勢頭,最好是不要貸款或融資。一旦出如此做了,就是將你公司的部分決定權交到了彆人手上,這是受製於人。”

“初出茅廬,不管彆人如何保證,不管你簽什麼合約,你一個新手都很難保證你自己不陷入合同欺詐陷阱。”

“你要明白你自己的優勢,你的菜獨此一家!”

“隻要把握住這一點,你就不愁擴張。而且你陳叔我這麼說吧,你如今的情況隻需保持當下,就會如同下山的雪球越滾越大,擴張的速度並不會慢。”

下車後,陳大還在對孟川諄諄教誨。

孟川從他的這一番話中,也明白了陳大此次前來,和網友猜測的目的恰恰相反,十有**並不是為了投資於他。

“周阿姨、孟老弟、南大妹子,我又過來啦……”

到了孟川家門口,陳大十分有禮節的跟孟川的奶奶還有孟父孟母打著招呼。

“您可是大人物,當不起您這稱呼啊!”

孟父同樣十分客氣的寒暄,客廳中氣氛很是融洽。

“來,三個小孩過來,一起見過你們陳奶奶。”孟父招呼道。

“陳奶奶好!”

孟川小輩三人上前,對著坐在客廳沙發孟川奶奶左手邊的一名麵貌慈祥富態的銀發老奶奶,異口同聲甜甜的叫道。

“好,好,好,大家都好!”

一邊說著,陳大母親從身旁一個藏青色小布包裡,掏出了三份紅包遞到了孟川三人的麵前。

孟川正想拒絕,可是看奶奶和父母都沒有出聲推辭。餘光又看見了新認陳叔在一旁投來的,你們不收以後就沒好日子過的虎視眈眈目光。

牙一咬,孟川帶頭,就將紅包拿到了手上。

“那我們就繼續去做飯了啊,小川,好好招待你陳叔。要是讓我看見有哪招待不周,小心你們的皮!”

孟父孟母說完就去了廚房。

秦發財也忙不迭的跟過去,不管孟母如何拒絕,都堅持說要幫著打下手。

而孟川這邊,則是用疑問的眼神的看著奶奶。

這不推辭就接紅包的事,孟川的家教裡可從未如此做過。

“你小子還不知道吧?你爺爺和奶奶可是我們陳氏一族的恩人,當初我發跡後找你爺爺奶奶還有他們後人找了好久都沒找到,沒想到踏破鐵鞋無覓處……”

隨著陳大的解釋,孟川也理清了他家與陳大的淵源。

孟川奶奶和陳奶奶都是經曆過日倭侵華戰爭的,而兩人都是同樣出自孟莊的兩個僅次於孟氏一族的地主大家族,從小就是極好的閨蜜姐妹。

孟川奶奶所在的周家當年與孟氏是世代姻親,孟莊的孟氏堅決抗倭,周家除了送極少部分核心族人逃離戰區外,其他人都是留下與孟氏一族共進退。

可人與人是不同的,古今皆然。有慷慨就義的,自然就有苟且偷生的。

陳奶奶所在的陳家,當年便是孟莊苟且偷生的一員。

這談不上誰對誰錯,生死之間有大恐怖,不是每個人都敢直麵死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