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如其來的出名,孟川來不及在意。
因為孟川突然發現,儘管他已經在努力的學習,還是被這一堆堆圍過來的事情搞得有些理不清頭緒。
從早到晚的很忙,但是卻總覺得還沒做什麼事,一天就已經過去。
之前他隻要種菜、包田、再賣菜、再包田,如此往複,沒什麼難的。可現在儘管私人農家樂項目有兩名專項經理在負責,但仍然是有不少方麵需要他來拿最終主意。
還有因承包田激增一千多畝,手下乾活的人比如長工,比如技術人員也是一下子激增。各種人與人之間的大小矛盾也因此增加,孟川曹興兩人竟有一種解決不過來的感覺。
至於孟小妹,她要忙於會計證考試的準備,還要整理因為快速擴張帶來的承包農田和私人農家樂的繁雜財務,根本沒時間來幫助孟川。
“我想雇一名職業經理人,現在從早忙到黑,人精力有限。有錢卻不能享受,太沒必要了。”
午餐桌上,孟川跟曹興商量著。
曹興對於這個建議卻有些遲疑,“其實我們隻是因為步子邁得太快,才會有如今這個現象。等過段時間,我們熟練了,應對這些事務肯定綽綽有餘……”
“不,必須請職業經理人!”
曹興還欲再說,孟母卻是突然放下碗筷,鄭重發話。
一下子,桌上的一群人都看向了孟母。
孟母卻是轉向王醫生,示意王醫生先說。
王醫生在眾人的注視下,咳咳兩聲清了一下嗓子。
“南女士近期跟我谘詢過有關孟川先生的事情,這一周我也暗中仔細觀察過。不過我也不是什麼頂尖的心理醫師,所以如果說的有哪裡不對,還請見諒,就當耳邊風過就好。”
“我一直認同一句話,性格決定命運!”
“其實孟川先生您的性子,本質有些懶散,每次做事都是被某種因素推著前進。主動性當然有,但隻是一半的一半。可偏偏的,您一旦做事又喜歡事無巨細的關心。”
“這就造成了,你創業期間總是精神緊繃,就算難得休息腦子裡也會一直轉著創業的事情。可這又是和你懶散的本性是相反的,兩者衝突下,才有了孟川先生之前的那一場突然的大病。”
“說句不好聽的話,孟先生你本質是一個知足常樂的普通人。卻在做著一個需要內心永不滿足,需要不斷前進的不普通的事業。”
王醫生毫不客氣的說著。
孟川想反駁,可是聽了又覺得王醫生說的也不無道理。
大學時期的興隅孟家相比大部分農村人是富裕的,家裡大幾十萬的存款,孟父作為副包工頭作為老手藝人一年是十幾二十幾萬的毛收入。
彼時的孟川相比其它的同齡人來說,其實有創業的資本,有創業失敗虧錢的底氣。
可孟川在跟林伊談戀愛的前三年內,對自己的人生規劃就是找份好工作,然後一步步升職加薪,先是白領後爭取做到金領。
這便是孟川大三之前的職業人生規劃。
一直到大四那年,被林母趾高氣昂的打臉了。孟川才醒悟過來,白領沒有前途,白領麵對的是一眼可見的平淡未來。
這時候的孟川才想起來,他應該去試著創業;才想起來,他要為了娶媳婦而努力拚搏;才想起來,他不可以安於現狀。
到了今天,雖然孟川一直想著要做首富,要賺更多的錢。但終究他曾經的夢想,就是他曾多次跟曹興說過的,隻是想做一個安靜平淡的小鎮青年,而一直至今孟川也記得他曾經的這個夢想。
所以王醫生說孟川本質是一個知足常樂的普通人,不能算說錯。
隻是,這世道,人都是逼出來的。
無處不在的生活,終究改變了孟川曾經的夢想,讓人活成了他從未想過的模樣。
王醫生又繼續分析起曹興的性格。
“曹興先生就與孟先生相反,好鬥不服輸,這是創業者應該擁有的基礎品質。曹興先生還有一顆大心臟……”
“也正因此,三個月的創業下來,孟川先生因為身心雙重壓力,不僅瘦了不少還過勞成疾得了一場病。可曹興先生恰恰相反,體重減輕沒多少,人反而因為做事越多越有精神。”
王醫生最後如是總結。
結果大家左看右看孟川曹興一分析,哎呦,這說得還真是有**分道理。
連孟川與曹興兩名當事人都覺得,這王醫生的確是有兩把刷子!
“既如此,那就請一名職業經理人回來先試試看?”
曹興問道。
“就這麼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