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老板,我最近正在學習茶藝,要不你二樓的也彆找茶藝老師傅了,我來就行,正好練手。”
雲燚外計算完下次需進貨的輔導書,跟孟川提建議道。
“你一人,忙得過來嗎?”
“一天也就四五人,有什麼忙不過來的?說實話,老板,我就喜歡你這樣的老板,有錢,任性!”
孟川,“……”
“我下午就不過來了,我同學寄來的安吉白茶應該是下午到,四火小姐姐記得簽收一下哈。”
“好嘞,老板您慢走。”
……
以前曾出過一個清北大學生賣豬肉的新聞,轟動得不少人討論。所以,這次清北畢業研究生在一家門可羅雀小書店做收銀員的新聞,在他們這邊被傳播得沸沸揚揚,也沒啥好意外的。
雖然,雲燚外還是挺意外的。
書店的顧客怎麼莫名其妙就多了起來。
了解之後,才知道所有人都是循著新聞,跑過來看稀奇的。
結果這一看發現,不止是清北研究生做收銀員稀奇,書店本身也挺稀奇的。
名字就彆談了,名為有家書店,這麼隨意真的好嗎?
書店整體氛圍是中國水墨風的,連書籍都是仿古的線裝書,而且還沒有任何暢銷書。可偏偏店主人又在店麵最顯眼位置放了三書架學生的輔導書,極其的破壞整體氛圍。
本來書店還能憑裝修風格吸引點小資以及文藝青年前來的,可這輔導書明顯就是敗筆。
但你要說書店老板是裝錯了風格,想靠輔導書挽回點損失吧,他又不像。
二樓的區,供應免費的安吉白茶,可以自取但不可帶出,若是清北研究生收銀員小姐姐有空,還可以讓她著小火提紫砂壺取特地進購的山泉水為客人泡茶。
而且眾人都仔細品嘗過了,全部都是上好的安吉白茶,四五百元一斤的那種。
再看了二樓服務台的後麵掛牆櫥窗,一溜的安吉白茶罐,擺明就是做好了把錢拿來泡茶的準備。
相應的服務自然會配套相應的規矩。
在二樓不可以說話,不可以吃東西……除了翻書聲或筆記聲,其它不可以有任何聲音。手機必須靜音,還必須在服務台上的一溜小竹筒中寄存放好。
若不遵守,樓梯左手,門在下麵。
若還有過來看稀奇的顧客耍橫,那興遠安保部門分部的保安在樓下隨時待命。
如此多奇怪的地方,有家書店在他們這邊、在泰市都成功出了名。
但畢竟如今願意沉下心來古書的人隻是小眾。在經曆過最初的稀奇後,人流逐漸穩定,每天有這麼二三十的固定二樓顧客。雖然看書免費,但他們看在茶葉的份上,都或多或少偶爾買一套完全可以做工藝禮品的,孟川專程定製的,昂貴的線裝古書回家收藏或贈人。
每天還會有三四名慕名遠道而來的遊客,也帶來部分營收。
三書架學生用的輔導書賣得還挺火,雲燚外隔個三四天就得讓總經銷送貨過來。
所以,書店開業半月後,四火小姐姐突然告訴孟川,刨去前期成本,書店收入減去水電和每日茶葉消耗,開始日常都有盈餘了,而且每日盈餘還是呈現的逐步提高的狀態。
雲燚外還說,細水長流,估計過個四五年的,孟川投入的成本便能收回來。
這還真是一件很讓我意外的事情。
孟川如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