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改良計時製度】(1 / 2)

夢回大明春 王梓鈞 4566 字 7個月前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陛下,此物乃計時所用,王總督將其命名為‘表’。”卡米洛解釋說。

朱厚照拿著那隻大懷表,迷糊道:“如何計時?”

卡米洛指著表盤符號說:“這些是拉丁數字,現在指向十一,沒有達到十二,換算成大明時辰就是午初。”

從北宋開始,中國便有十二時辰、二十四小時之分。

比如午時,即上午11點到下午1點,算作一個時辰(也稱大時)。上午11點叫午初,到12點算一個小時。12點叫午正(也稱正午、中午),到下午1點又算一個小時。

二十四小時計法,跟後世一模一樣。

朱厚照仔細觀察刻度,思索道:“怎為六十刻?”

王淵笑道:“此物若在大明使用,要麼改表盤刻度,要麼改大明大明漏刻。臣建議,修改大明漏刻,沿用這泰西刻度。”

“為何不是改泰西刻度?”朱厚照有些不高興。

王淵解釋道:“因為大明漏刻,跟十二時辰、二十四小時本身就不兼容。大明之漏刻,一天為一百刻,無法整除十二時辰,也無法整除二十四小時。若是修改,可改為九十六刻,正好將一個小時四等分。”

朱厚照是個聰明人,瞬間領會修改漏刻的方便之處,同時也不被陳舊觀念所束縛。他笑著說:“那就改為九十六刻!”

曆史上,中國漏刻改製,開始於明末時期。

也是因為西方鐘表傳入,大明發現自己的刻度不好用,於是便進行兼容性修改。

所以說中國信奉實用主義呢,從西周就開始使用的百刻製,沿襲兩千年的傳統計時法,遇到問題說改便改了——隻要不觸及集體利益,管它什麼見鬼的祖製!

不過由於中國太大,明末朝廷又行政效率低下,漏刻改製很難進行全國性推廣。而且天文官意見沒統一,中途變來變去,前後改過96刻、108刻和120刻三種製式。直至清朝初年,才正式確定為96刻,一刻為15分鐘,這是最方便的計法。

朱厚照把玩著懷表,問道:“若計時誤差,如何調整?”

卡米洛說:“請陛下打開表盤。”

這隻懷表非常原始,發條旋鈕在背麵,且隻能上條而無法調整時針。需要打開水晶表盤,用手指去撥弄時針,如此方能修改計時錯誤。

朱厚照研究一陣,搖頭說:“太粗糙了,不如漏刻計時精細。”

王淵笑道:“陛下,何不命人改進,再加一根或兩根指針。如此,不但能計時,還能記刻,甚至更加詳細!”

“此言有理,”朱厚照說道,“若能改進此物,便不用守著圭表,也不用守著漏壺,隨時隨地都能計時看點。”

“點”也是中國古代計時單位,一“點”為24分鐘,專用於夜間計時。比如“三更兩點”,便是晚上11點48分,容易讓現代人摸不著頭腦。

如此複雜的原因,是因為日晷隻能計算白天,到了晚上就得換漏壺計時。兩套計時製度,加上十二時辰就是三套,互不兼容能把穿越者搞得心態炸裂。

而一個小小的鐘表,就能統一這三套計時方法!

除了極為個彆的衛道士,朝中文武百官都不會反對改革。反正又不觸及他們的利益,皇帝硬要修改計時係統,腦子抽了才會橫加阻攔——嗯,禮部應該會跳出來,但王淵可是禮部左侍郎。

王淵建議道:“陛下,此物應立刻送到京城,著令欽天監和工部一起改進。時針之下,可設分針,再設秒針。一天依舊是12時辰、24小時,1小時為60分,一分為60秒。一天改為96刻,一刻為15分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