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神諭者的談判,沒那麼多條條框框,更沒有什麼合約合同,因為沒必要。
雙方的實力就是最好的保證。
水牛城想平安生產銷售,自然得和鋼鐵城、眾星城維持穩定。
鋼鐵城、眾星城想多吃多拿,那先得問克勞德的拳頭硬不硬。
有了最高層的意誌,下麵的人隻需要執行,並且儘可能維護自己一方的利益就好。
而作為水牛城實際管理者的城主李維斯,還有那兩個連名字都沒被埃裡克和阿拉比記住的副城主,他們就是三方共同監管的打工人。
這三人以及水牛城整個管理體係的工作酬勞,暫定為水牛城10%的分紅,三方按所有權比例共同支付。
10%聽起來很少,但實際上已經足夠多了——畢竟埃裡克身為神諭者,還提供鋼鐵城的渠道也才拿10%。
而且林克那裡還有前進基地和現代社會的各種技術資料。
多的不敢說,幾年內將水牛城產出提高一兩倍是沒問題的。
這個10%,以後相當於血腥蠻牛時期的20-30%,這待遇就很高了。
這種神諭者當靠山,城主作為管理者的模式,基本都是九一——神諭者九,管理方一。
所以能把整體做大,管理方才有更多的好處。
當然也可以玩手段貪汙,或者反叛乾掉神諭者,來獲取更大分成,不過風險極高,九成九是一個死字。
因此貪汙都是隱藏很深的擦邊球或盤外招,反叛大多數發生在神諭者死亡,或失蹤多年後。
以水牛城三方監管的情況,李維斯他們基本沒有任何多餘的想法。
想貪汙,三方人員都會為己方分成死盯著城主係。
想篡位,熬死一個神諭者,那還有剩下的三個神諭者,永遠輪不到城主係。
所以三角形是最穩定的形態,確實是有道理的。
等到雙王城的神諭兩兄弟抵達,麵對已經瓜分完了水牛城的鐵三角,隻能尷尬地說了聲打擾了,然後快速撤離。
四對二,克勞德這邊還是鬥士、射手、聖職者的三職業配置,打他們這對鬥士兄弟不要太占便宜。
也就克勞德他們沒有借機開戰的想法,否則雙王城都可能被一口吞下。
不過林克拿到水牛城還沒捂熱,真打下雙王城也是其他兩方占便宜。
神諭者之間也沒有一言不和就拚命的習慣,否則想活到一二百歲不容易。
就這樣,預料中的三場大戰都沒發生。
克勞德幾乎隻是刷臉,五天內就將水牛城納入囊中,過程輕鬆得如同作弊,一派主角風範。
林克對此一陣無語,不過心思也沒在便宜嶽父的王霸之氣勃發上。
水牛城到手,那一切計劃就該動起來了。
隨著水牛城所有權塵埃落地,吉恩手下的采購專員,薩曼莎大幅度擴張的雇傭兵小隊全部朝水牛城區域轉移。
以後,這裡就將是林克這個小團體的地盤,而不是商盟的。
商盟隻是多個勢力的聯合,可沒資格要求股東們交出手下和地盤,雖然他們大多是也沒有地盤就是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