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君臣(1 / 2)

亂世小郎君 宇醜 6184 字 11個月前

五代的皇帝當真是個高危職業,開國皇帝冒著殺頭風險奪了江山,一旦開國皇帝去世,江山便不再安穩,染血的龍椅傳個一兩代,便落個國破家亡。

劉知遠更是福薄,這龍椅尚未坐熱,隻當了一年的皇帝就駕鶴西去。這對一個剛剛建立的帝國來說絕對是重大的危機,尤其是在政權更迭頻繁的五代。

原本劉知遠有一個很好的繼承人劉承訓,這位皇長子“孝友忠厚達於從政”,又得臣屬信賴擁戴,有這樣的一個皇帝繼承人,新生的漢帝國前景可期。

可惜剛剛確立劉承訓的皇儲身份,他就一命嗚呼了。五代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開國之君往往都有一個明君材料的好兒子。

比如朱溫的兒子朱友裕,李嗣源的兒子李從璟,石敬瑭的兒子石重信,隻是這些明君備胎往往都很短命,不等接老爹的班就死了,最後隻能矬子裡麵拔高個弄個昏君的苗子,一串昏招將自己玩死,似乎老天爺也想看這世道繼續的亂下去。

長子死後劉知遠繞過殘疾的次子,選了皇三子劉承祐,一個隻有十七八歲毫無經驗的毛頭小子顯然撐不起新生的帝國,行將就木的劉知遠竟然大膽的采用了托孤模式。

這在五代中十分的少見,畢竟這時代的皇帝和臣子之間猜疑甚重,一旦選錯了人,就意味著江山拱手於人。

不得不說劉知遠目光如炬,在他死後他選中的顧命大臣,並沒有造反還主持平定了三鎮叛亂,在五代中已是十分的難得了。

平定三鎮叛亂最大的受益者自然是劉承祐,這意味著他可以繼續做皇帝,三鎮叛亂爆之時,劉承祐心中絕對是恐懼的,畢竟前輩們的下場大多不好,心驚膽顫一年多,終於可以過些舒心的日子了。

劉承祐的生活很清閒,畢竟他有五位顧命大臣,這幾位當真是忠心耿耿,工作上也是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生怕年輕的劉承祐累著了,除了每天跟木樁子似得上朝,便沒什麼好乾的。

正是精力旺盛的年齡,若是不讀書工作便至剩下玩了,崇元殿的後閣裡絲竹悅耳,伶人咿咿呀呀唱的好不動聽。

二十歲的劉承祐模樣眉清目秀唇紅齒白,絕對的小鮮肉,雖然他老爹是沙陀人,可是在他身上除了較深的眼窩,再看不出任何胡人的影子。

他神色微醺托著腮幫子一眨不眨的盯著下麵唱戲伶人,一隻手在桌子上輕輕的打著節奏,瞥見下有陪坐的臣子朝他舉杯敬酒,便拿起桌子上酒杯輕輕的抿上一口。

“都彆唱了!”

一聲暴喝突然的響起,劉承祐心中不由得咯噔一下,心道:“又來了!”

一個大漢闖進閣內,隻見他須花白身材魁梧滿臉凶相,屋內的伶人聞聲立刻收了嗓子,鵪鶉似得抱成一團。

他到劉承祐身前一拱手道:“微臣史弘肇見過陛下。”

劉承祐下意識的坐直了身子,“太師有何事?”

劉承祐即位後,加封史弘肇檢校太師兼侍中,又拜中書令,這些都是虛銜,五代時這種虛銜很泛濫,比如很多的節度使都有中書令的頭銜。

史弘肇的實職是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也就是中央集團軍的總司令,掌管京中戍衛治安,屬於實權派中的實權派,既是劉知遠在河東時的舊班底又托孤大臣,故而地位很高。

“微臣聽說陛下昨日賞賜伶人玉帶錦袍可是有的?”史弘肇說著就往那些伶人身上掃了一眼,“看來的是真的了。”

一個在下手陪坐的官員突然站了起來,“太師管得太寬了,陛下身為天子富有四海,賞賜幾件腰帶錦袍難道不行嗎?”

此人乃是李太後的娘家兄弟李業,心裡頭那是恨透了史弘肇。去歲一個遠方親戚的兒子想到軍中任職,可是到了史弘肇那裡二話沒說就砍了,這簡直就是抽太後的耳刮子。

今年掌管宮中事務的宣徽使出缺,李業就想補上,李太後心想自己住在宮裡,讓自家兄弟管事挺好,何況這宣徽使也不是什麼要緊的差事,於是便讓人傳話出去。

可是沒想到又被史弘肇和另外一位顧命大臣楊邠聯手給拒絕了,宰相楊邠本就兼著吏部尚書他拒絕也是合情合理,史弘肇憑什麼狗拿耗子,自此梁子便是結下了。

史弘肇看也不看他隻道:“國舅此言差矣,陛下身為天子,自有權利賞賜他人,可也得賞對了人。將士為國戍邊忍寒冒暑,都未能遍沾恩澤,憑什麼賞賜一群戲子!”

他扭過頭來衝著那些伶人怒吼道:“你們有什麼功勞也配錦袍玉帶,還不快脫下來!”

史弘肇治軍有方卻也殘酷嗜殺,騰騰殺氣哪裡是一群戲子伶人受得了的,當下就脫了錦袍玉帶,連滾帶爬的出了屋子。

不了解五代史的人,可能會說史弘肇已是犯了欺君之罪,當誅九族雲雲。其實這才是皇帝與權臣之間的常態。

夫以功就天下者,常有強臣;以力致天下者,常有驕兵。五代的開國之君皆是以“功”“力”得天下,自然也就一幫“強臣”,可做了皇帝似乎就矮了一截,尤其是在元從舊部跟前。

莫要說皇帝是劉承祐即便是劉知遠,史弘肇一樣能跟他勾肩搭背沒大沒小,劉知遠也隻能陪笑,他若翻臉便會有人說他忘本,反倒是郭威這種在皇帝跟前謹小慎微的權臣屬於異類。

劉承祐畢竟年輕沒多大城府,臉上已經是氣得白一陣紅一陣,可他是皇帝這種情形並不好親自下場懟人,要是被懟回來那才是難堪,而且他心裡是怕著史弘肇的。

他衝著下陪坐的臣子狂打眼色,當下就有一個跳出來,這人身材精瘦麵目陰鷙,乃是翰林院茶酒使兼鞍轡庫使郭允明,聽官名就知道是個端茶送酒外加養馬的小官兒。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