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羨第一次覺得柴榮是個體貼臣子的好皇帝,竟然會把相國寺的存貸業務分撥出來給他,這簡直就是空手套白狼平白撿了一樁成熟的好買賣。
柴榮眼光應該不會看不出來其中的好處隻是不屑為之,如他說的那樣當皇帝就應該有皇帝的樣子。
就在徐羨心中默默歌頌柴榮的時候,開封城裡的大多數人都在罵他,從坊間一直罵到朝堂。
老百姓罵人很實在,一句“狗皇帝”就足以發泄心中所有的憤恨。官員們不僅罵人還要往皇帝頭上扣罪名。
說來說去,不外乎皇帝大失民心、國將不國之類危言聳聽的話。禦史台有一位李姓禦史當麵直斥柴榮,將他比作桀紂暴君,被丟出去朝堂仍舊高呼“誓與罪惡不共戴天”贏得滿朝的稱讚。
麵對非議,柴榮既不反駁也不改正反而得寸進尺,第二天他就正式下詔在大周境內進行係統性的滅佛運動。
大周每縣隻能留一座寺廟其餘一律拆毀,寺內財務一律充公,人員一律遣散,除非皇帝敕旨任何人不得修建廟宇,。
若想要出家,男需滿十五女需滿十三,要當眾背誦七十到一百紙的佛經,才可以申請,必須征得父母和官府的同意。
為了能將滅佛的政策貫徹落實,柴榮派遣多路天使率領殿前司的士卒奔赴各地監督執行,順便把從寺廟搶來財物押赴回京。
比起昔年石重貴派遣三十六路搜刮民財,柴榮大帝的滅佛運動其實一樣慘烈,僧尼之中不乏剛烈的殉道者,可對國計民生來說二者結果卻是相反。
徐羨因為踢佛像大母腳趾骨折了,所以出差撈好處的事情沒有他的份。在家裡也是坐不住,因為他得罪了老婆、妹子、嶽母和柳河灣絕大多數的婦人。
再次慶幸他們信奉的是佛祖,並沒有對腿腳不便的徐羨進行殘酷的報複或非人的折磨,隻是不搭理他要麼就是出言揶揄他。
這不剛剛出了家門就碰上劉嬸,看著徐羨一瘸一拐的出了院子,劉嬸兒痛心疾首的道:“大郎啊大郎,你好好的為何要去招惹佛祖呢,看看現在腿折了遭了報應吧。”
“劉嬸兒啊!你弄錯了,我不是腿折了是大母腳趾折。也不是遭了報應,隻是踢在佛像上才折了的。”
“是不是踢在佛像上立馬就折了?”
徐羨點點頭,“是啊,踢在佛像馬上就折了!”
“這麼靈驗你還說不是報應!你以後好生教養歡哥兒,說不準佛祖會赦免你。”
聽劉嬸兒提起歡哥許仙就不由得頭大,扭頭看了看身邊一身青衣頭戴小帽兒的俊秀小廝道:“歡哥兒,咱們走吧。”
小廝聞言立刻攙住了徐羨胳膊道:“好的,阿郎!”
這小廝不是平白從地裡鑽出來的,正是那日相國寺的主持和尚交給徐羨的小沙彌。徐羨讓大魁送到長樂樓交給劉嬸兒,誰知劉嬸兒在家養了一日轉手就帶到了徐家。
趙寧秀以為徐羨罪孽深重,加之那小沙彌俊秀可愛竟真的準備收養。沒錯,剛剛十九歲的趙寧秀準備收十歲小沙彌當兒子,這在五代其實是很尋常的事情,可徐羨卻不能接受喜當爹的打擊,這才改收他做了小廝並給他取名歡哥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