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血與火(1 / 2)

亂世小郎君 宇醜 4612 字 10個月前

王景所求確實是不情之請,哪有把皇帝使者留在手下幫忙的道理,趙匡胤聞言也是不由得一怔。

見趙匡胤麵有遲疑,王景又道:“隻消虞侯幫忙參與軍機,不必上陣殺敵!”

“哈哈……”趙匡胤大笑一聲,“上陣殺敵又如何,趙某豈是貪生怕之輩,隻是……”

“反正你我已是定下來接著打了,虞侯回去開封奏予陛下最終還是要打,寫好奏疏叫屬下送回開封就是。”

見王景如此懇切,趙匡胤實在是不好拒絕,比起王峻、王殷,王景的這點要求實在不算過分,歸根到底也是朝廷出力,柴榮應該不會有什麼意見。

“既然令公看得起趙某,便恭敬不如從命了。”

趙匡胤當下寫好奏疏,轉過身對徐羨道:“知閒今天在這裡歇上一夜,明天就帶上這封奏疏回開封吧,我要留在這裡相助王令公。”

“喏!”徐羨應了一聲,接過奏疏揣進懷裡。

“哈哈……有趙虞侯相助,王某信心又添了幾分信心。”

向訓笑道:“王令公當真會識人,高平之戰時陛下單騎衝陣,全軍上下接不知所措,唯有元朗一人臨危不亂請殿前張指揮發號施令,他還手刃偽漢大將張元徽。有他相助,令公可謂是如虎添翼。”

“不敢!隻能說是良師益友!”王景表現的很謙虛,“趙虞侯有什麼建議隻管說來王某定一一采納。”

趙匡胤道:“剛才已是說過了,令公當立刻派小股精銳搶占黃花穀,一刻也不得耽擱,切記叫他們隱匿好行蹤,絕不可讓蜀軍的斥候發現。”

“好!”

王景立刻傳令叫指揮使張建雄選一千精銳去黃花穀搶占高地,而後他又道:“隻是再精銳的士卒也沒法長期隱匿在郊野,那李廷珪若是十天半月的不動手,我這些兄弟若是餓死了那才是笑話。”

向訓也道:“王令公說的沒錯,這些個人平常放個哨都敢開小差,叫他們在荒山野嶺的待上兩天能要了他們命,還是想個法子誘李廷珪早點出手。不如從明天起咱們每天殺一匹馬煮了吃,把骨頭丟出去如何?”

王景搖搖頭,“這麼多人殺一匹馬哪裡夠,怕是李廷珪不會上當,不如組織一些人手狩獵。”

趙匡胤則道:“王令公、向院長,在這點上大可放心。鳳州那邊突然少了一個重要的斥候,要麼儘快部署實施,要麼徹底放棄。”

……

周軍大帳裡商量著如何暗算蜀將李廷珪,而鳳州城裡李廷珪同樣也在籌謀著如何算計王景,就如趙匡胤推測的那樣他確是想斷了周軍的糧道,也隻有這一個辦法可以讓周軍退軍。

比起王景,李廷珪的處境更加艱難。

戰事之初,蜀國皇帝孟昶先是派趙季禮為帥,誰知趙季禮半路聽說周軍連克八座寨堡便嚇得跑了回去,氣得孟昶直接砍了趙季禮的腦袋,才任命李廷珪為北路行營都統火線上任。

趙季禮上演了這麼荒唐的一出戲碼,整個蜀軍的戰鬥意誌都很低落,周軍一陣摧枯拉朽的猛打,另外三州的守軍很乾脆的龜縮在城裡再不出來,唯有李廷珪曾出城與周軍在威武城附近打了一場勝仗。

之後周軍的主力就衝著鳳州而來,倒不是因為吃了虧,而是因為鳳州的地理位置重要。

李廷珪兵力不濟隻好據城堅守,另外三州卻沒有要守望相助的意思的,連圍點打援的機會都不給周軍。

他也沒有束手待斃,立刻想了一個想出了個妙計,他不僅僅是要斷了周軍的糧道,還要斷了周軍的退路來一個關門打狗。

這計策他已是籌謀了大半個月了,隻是遲遲下不了決心,一旦輸了不僅隴右沒了,也許連漢中也許都保不住,周軍甚至會趁勢攻入蜀中。他聽說過柴榮的事跡,不相信他那樣的人會輕易罷手。

“父親!父親!”一個青年快步進入大堂稟道:“已是找到了陳三順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