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義跑來道:“他們說咱們若是再不出城就傳到開封去,你說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出城!”
徐羨立刻吩咐眾人拔營,他是真的沒臉在城裡待了,在東門外行了沒多遠,就在一個大村落旁安頓了下來,主要這裡有河便宜取水,也能防著被人四麵偷襲,向農人買點菜蔬也方便。
可一打聽才知道,這偌大的村落裡麵住的並不是農人而是軍戶。
“符彥卿啊符彥卿,你以為把我擋在軍衙外麵,我的手就伸不進天雄軍!”
走群眾路線才是徐羨最擅長的,他在這方麵經驗豐富,實施起來比直接拉攏兵大爺們效果好的多。
這種事情自當先從小孩子入手,每天中午就叫人在營地外麵支上一口大鍋,煮上滿滿的羊肉湯餅,不用喊不用叫,隻肉香味兒就能勾來幾十個半大的娃兒。
一碗香噴噴的羊肉湯餅下肚,還能領到一小塊粘牙的飴糖,簡直就是神仙一樣的日子,人數從幾十變作上千,不過隻用了三五天的功夫。
徐羨叫九寶把半大的男娃兒組織起來接受軍事訓練,吃人手軟拿人嘴短,更何況每天還有兩文錢的補貼,那些半大小子沒有不儘力的。
看到家裡平時泥猴兒一樣的娃兒多了變得乾淨精神還有了錢,自是有一幫婦人找上門來。聽說是天雄軍的節度副使組織自家的娃兒操練,沒有什麼不應允的,反正這些娃兒早晚有一天,要和他們的父兄一樣入軍伍的,反正有吃有喝還有錢。
徐羨趁機向婦人買些蔬菜和家禽,每日叫人去村裡收取,順便再幫忙挑個水修個房什麼的,一來二去濃濃的軍民魚水情就在這裡上演,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然。
徐羨還一連看望了不少風燭殘年的老卒,或者無奈退役的傷兵,與他們閒話家常把酒言歡,不過半月徐羨儼然就是那個不似親人勝似親人好領導。
八月十五這樣的好日子,徐羨怎麼放過,一大早他就帶著人進到村裡。行了沒多遠,就有一個背著糞叉的斷手老者向他熱情打招呼。
“徐總管,今天來得倒是早!”
“今天八月十五,徐某過來看望一下黃老都頭,給你帶了兩斤的豬肉!”
大魁立刻把肉遞過去,老卒伸手接過,“怎好回回拿總管的好處。”
“黃老都頭年輕時為國殺敵儘忠受傷退伍,兩斤豬肉還不值嗎?”
這老卒年輕的時候其實沒乾過什麼好事,曾經跟著皇甫暉叛亂,胳膊也是被李嗣源剿滅銀槍效節都的時候被砍掉的。
半生潦倒度日,這般被徐羨抬舉兩眼瞬間泛紅,他把豬肉丟進糞筐裡伸手拉住徐羨,“走!跟俺回家去!叫兒媳把肉燉了,今天就在俺家用飯。”
“不必了黃老都頭,我還有要去下一家呢!”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